朱熹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其关于美善的论述更为精辟。朱熹的美善观与内容美、形式美、德行、人格美密切相关。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美是言功,善是言德。善是人的资质好,美是善充满全身而不假外求。朱熹的美善观是在孔子、孟子关于美善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熹也追求美善的统一,但由于到了宋代时,中国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市民经济高度发达,封建统治日趋精密,在哲学和美学领域里出现了“道的理化”和“德的利化”。于是,朱熹在追求美善统一的同时,更强调善,主张以善制美。这表明朱熹的美善观更加封闭和保守,而作为古代审美理想的和谐美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