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史”学科既是中国近代政治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与中国近代政治史学科有所区别,有其独立性。大致说来,中国近代政治史主要从革命史角度,探讨和揭示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程;研究时段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迄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晚清政治史学科的研究时段虽然也起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但迄于1912年的清帝退位;既研究晚清70年间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同时也研究清朝统治阶级为维护其自身统治而采取的各种对策和活动,以及这一时期的官民、官绅关系,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派系和权力斗争,新兴政治力量的兴起,政制、法律和军事、边政,等等,研究内容极为丰富庞杂。
检视2014年度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适逢甲午战争120周年,涌现了一批甲午战争研究的论文、著作和论文集。就专题而言,清末新政仍然是学者关注较多的大问题,晚清政治制度史研究也出现了不少较有学术分量的论文,极大推进了晚清政治史的研究。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另一特点是,摆脱了以往革命史的研究范式,加强了对清朝统治集团和以往较少关注的人物的研究。并且,无论是涉及清朝统治阶级还是涉及革命事件和人物,学界的研究也都趋于持一个更为客观的立场。下面就本年度晚清政治史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和内容,做一具体介绍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