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对十六国史书的体裁、成书过程的考察为中心,从修史运作的视角来观察十六国时期官修史的发展。十六国诸国官修史书以编年体为主流体裁,修史运作主要是“起居注”与编年史两步,所例外者,十六国前期的汉赵在刘渊、刘聪时期是修撰纪传体史书,十六国中期的前秦、后燕很可能出现了从“起居注”到纪传史的修史运作。十六国的编年体官修史在修史运作过程中的性质、作用近于后世《实录》,而且已出现以“录”命名的情况,这对整体认识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官修史发展尤为重要。
民族历史,西北地区,名族融合,民族关系,文化交流
聂溦萌: 聂溦萌: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