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为何重译《美学精要》
在线阅读 收藏

《美学精要》(Aesthetica in nuce)是克罗齐于1928年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撰写的“美学”条目,是克罗齐继《作为表现科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美学》(1902)和《美学纲要》(1913)后又一部美学理论力作。《美学精要》是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简明、全面的重述,是对其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及文艺史方法论的发展及深化。艺术作为独立的精神形式,美学作为哲学学科,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修辞学、艺术与哲学、诗人与社会及历史的诸多关系、美学简史,克罗齐对这些美学问题全都做了清晰、透彻的阐述。黄文捷先生首译《美学精要》功不可没,(他译作《美学核心》,收入《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简称黄译本),但因种种原因,出现一些误译,因此有必要重译,笔者所依蓝本为意大利Editori Laterza 1979年版(以下简称意文版)。

黄文捷先生译文的主要错误如下。

1.意文版第1页:immagini。

黄译本第1页:形象。

现译:意象。

朱光潜先生最早将immagini译成意象,作为美学范畴,意象比形象更贴切,因为意象的含义是意境。此外,在意大利语中,形象用figure。

2.意文版第11页:(拉丁文)delphinus in silvis,aper in fluctibus

黄译本第5页:树木郁郁葱葱,果园繁花似锦。

现译:森林中的海豚,海洋里的野猪。

3.意文版第14页:Anche da questa differenza deriva l’altro carattere(che è poi sinonimo,al pari del precedente,dell’espressione poetica),la sua “infinità”,contrapposta al la “finità” del sentimento o della passione immediata:il che si chiama anche il carattere “universale” o “cosmico” della poesia。

黄译本第7页:从上述差别中也可以引申出另一个特征(这一特征和前者一样,也是诗的表现的同义语),亦即表达直接情感或激情的“无限性”,这一“无限性”同表现的“有效性”恰恰是对立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诗的“普遍性”或“宇宙性”。

现译:另一特性也源于该差异(该特性和前者一样,也是诗的表现的同义词),即诗的表现的“无限性”,同直接情感或激情的“有限性”相对立,这种特性也被称作诗的“普遍性”或“世界性”。

这里,克罗齐做出对比:诗的表现的“无限性”(la sua “infinità”),诗的“普遍性”或“世界性”(il carattere “universale” o “cosmico” della poesia);直接情感或激情的“有限性”(la “finità” del sentimento o della passione immediata)。黄文捷先生的译文同克罗齐的原文“南辕北辙”:表达直接情感或激情的“无限性”;表现的“有限性”。

4.意文版第20页:il quale non è il linguaggio,ma non è mai senza linguaggio,e adopera il linguaggio che la poesia ha essa creato。

黄译本第10页:这种思维不是语言,但是从来不能没有语言,这种逻辑思维采用创造诗的语言。

现译:思维逻辑不是语言,但从来不能没有语言,并且使用诗创造的语言。

这里,原文(从句)中明确写道:主语la poesia (诗),为了强调,还添加代词essa(它=诗,因为数和性同poesia一致);谓语 ha creato(创造)。

黄译本所说“创造诗的语言”是什么语言?该语言又是谁创造的(主语是谁)?

参见克罗齐的《美学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诗是情感的语言,散文是理智的语言;但由于理智在其具体性与实在性上也是情感,因此所有散文都有诗的层面”;“没有散文,诗可存在;但没有诗,散文却不可存在。诗是‘人类的母语’,原始人‘天生是卓越诗人’。”

由此可见,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诗是人类的母语,散文离不开诗,逻辑思维使用诗创造的语言。

5.意文版第20页:(拉丁文)il famulusdi Faust。

黄译本第11页:浮士德的法姆路斯。

现译:俯首听命的浮士德。

6.意文版第20页:(德文)grillenhafte Stunden

黄译本第11页:怪癖的念头。

现译:忧郁时光。

7.意文版第22页:Ora,l’apriori non sta mai per sé。

黄译本第11页:这种先验性的东西从来是本身就具备的。

现译:其实,这种先天性从未自己存在。

这里,黄文捷先生遗漏了一个词“non”(不),从而同原文“南辕北辙”。

8.意文版第23页:così l’apriori logico dell’arte non esiste altrove che nei particolari giudizi che esso ha formati e forma。

黄译本第11页:因此,艺术的逻辑先验性不存在于任何别的地方,它只存在于艺术本身所形成的具体判断。

现译:艺术的逻辑先天性不存在于其他地方,只存在于它形成的特殊判断中。

黄译本的错误在于将代词esso(它)译成艺术,esso≠arte(艺术)=essa,因为esso是阳性、单数代词,而arte 是阴性、单数名词,只能用essa(阴性、单数代词)替代。由此可见,它只能是(艺术的)逻辑先天性。

9.意文版第25页:E chi reputi fallaci e oltrepassate coteste concezioni filosofiche del positivismo…non si attarderà a confutare …non considererà…

黄译本第13页:那种认为上述实证主义……的哲学概念是虚假的人,也会毫不迟疑地批驳……,这种理论将不会认为……

现译:而认为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念虚假、过时的人们,却毫不迟疑地批驳……,他们不认为……

这个复句的主语是chi(人们),两个谓语是non si attarderà a confutare(毫不迟疑地批驳)和non considererà(不认为)。原文中没有第二个主语——这种理论。

10.意文版第32页:I trattati di tecnica non sono trattati di Estetica。

黄译本第17页:技术条件不是美学条件。

现译:技术著作不是美学著作。

在意大利语中,条件是condizioni。

11.意文版第34页:gli oggetti artistici。

黄译本第17页:艺术客体。

现译:艺术载体。

因为,艺术客体相对于艺术主体而言,那么,谁是艺术主体呢?

克罗齐写道:“因此,交流工作,即对艺术意象的保存和传播,受技术指导,产生物质载体,也就是人们打比方说的‘艺术品’或‘艺术作品’。”由此可见,克罗齐所说的“艺术载体”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品”或“艺术作品”。

12.意文版第36~37页:ma varia non già secondo i concetti tecnici delle arti,sibbene secondo l’infinita varietà delle personalità artistiche e dei loro stati d’animo。

黄译本第19页:但是,艺术的变化不是根据艺术的技术观念,而是根据艺术个性和艺术精神状态的千变万化。

现译:但艺术的变化无穷不是根据各种艺术的技术概念,而是根据艺术家的变化无穷的个性及其精神状态。

这里,误译的关键是将artistiche 译成“艺术的”,而实际含义是“艺术家的”。形容词artistiche具有两个含义:艺术的、艺术家的,这要根据具体语境“二者选一”。

13.意文版第41页:dunque,non si distinguono dalla prima se non in cose estrinseche。

黄译本第22页:因此,史诗和悲剧同抒情诗是没有区别的,除非是在美学问题方面。

现译:由此可见,史诗和悲剧同抒情诗别无二致,除非在外在方面。

黄译本自相矛盾:先说没有区别,又说在美学问题方面有区别(这才是本质性区别)。犯错的原因在于将形容词estrinseche(外在的)看成estetiche(美学的)。

14.意文版第50页:Ma ciò non toglie che…,e che…

黄译本第27页:这并不等于否认……,也不是说……

现译:然而,这一切并未否定……,也未否定……

黄译本的错误在于“也不是说”,等于否定;实际上是肯定(也未否定)。这个复句有一个主句:Ma ciò non toglie(这一切并未否定);两个从句用连词che 相连。

15.意文版第57页:Cartesio。

黄译本第30页:卡尔泰西奥。

现译:笛卡尔(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

16.意文版第58页:né sistematici nell’estrinseco。

黄译本第31页:这些书籍也不能归属到其本体以外的系统中去。

现译:这些著作外在地看不成体系。

黄译本不知所云,主要是对estrinseco(外在方面)的含义没有把握。

17.意文版第64页:fantasia,è tanto più forte quanto piǜ è libera di raziocinio,suo nemico e dissolvitore。

黄译本第35页:而幻想越是强大,推理也就越是自由,而推理正是诗的逻辑的对头和溶化剂。

现译:幻想越是摆脱推理,其力量就越强大,因为推理是幻想的敌人和摧毁者。

黄译本的错误有三:(一)因果关系颠倒,quanto più…是因,tanto più…是果。如quanto più lo interrompevano,tanto più si innervosiva. 越打断他,他越恼火。(二)libera(自由的)是阴性、单数形容词,不能修饰raziocinio(推理),因为它是阳性、单数名词,只能修饰fantasia(幻想),这个阴性、单数名词。(三)诗的逻辑,是译者添加,因为前面有fantasia(幻想),后面的物主代词suo(它的)只能是“幻想的”。由于上述三个错误,致使译文同原文大相径庭,不合逻辑。

18.意文版第67页:Ma egli stesso riaprivale porte al “concetto confuso”,quando attribuva al genio la virtù di combinare intelletto e immaginazione,e distingueva l’arte dalla “pura bellezza”,definendola “bellezza aderente”。

黄译本第37页:但是,当维科认为把智力和想象力结合起来的才能是天才,并把“纯粹的美”的艺术加以突出,称之为“符合人们口味的美”时,他自己却又为“模糊概念”敞开了大门。

现译:然而,康德本人把智力和想象力相结合的能力归于天才,并把艺术同“纯粹美”相区分,当他把艺术界定为“依存美”时,就为“混乱概念”打开了大门。

首先,黄译本把这段话的主语搞错,因为原文中没有名词:Kant,Vico(康德、维科),只有人称代词egli(他),这就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确定“他”指谁。

上述复句处于该自然段的结尾,前面出现“康德”三次,没有出现“维科”,只出现形容词“维科的”(la teoria vichina,维科的理论),因此“他”不可能指维科,只能指康德。此外,将艺术同“纯粹美”相区分,把艺术界定为“依存美”,都是康德的美学思想,与维科的理论风马牛不相及。这也反映出译者对康德和维科的美学思想缺乏深入了解。

19.意文版第68页:e si beatifica nel pensiero di Dio o dell’Idea。

黄译本第37页:满足于上帝的思维或思想。

现译:乐于思考上帝或理念。

20.意文版第68页:la dialettica delle categorie。

黄译本第38页:种种类别的辩证。

现译:诸多范畴的辩证法。

21.意文版第70页:Essi solo veramente consolano delle trivialità estetiche dei filosofi positivistici e della faticosa vacuità dei cosiddetti idealisti。

黄译本第39页:只有他们才是真正能够摆脱实证主义哲学家们的美学三位一体论,真正能够摆脱所谓唯心主义者的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现译:只有他们才减轻了实证主义哲学家的粗俗美学和所谓唯心主义者的费力空谈造成的痛苦。

黄译本的主要错误是将trivialità(粗俗、庸俗)译成“三位一体论”。在意大利语中,“三位一体”是trinità。

黄文捷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资深意大利语翻译家,他为读者奉献出不少优秀的意大利文学译著(如《神曲》《泽诺的意识》《苦难情侣》)。出现上述错误,主要由于其哲学知识不足。正如克罗齐所说,美学是哲学学科;因此,要想译好克罗齐的美学著作,光靠意大利语和汉语的高深造诣是不够的。

(原载克罗齐《美学纲要·美学精要》,田时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