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关于Thomas Aquinas的译名问题
在线阅读 收藏

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神学家和哲学家,700多年来其思想在西方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有人把他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然而,国内出版物中Thomas Aquinas的译名五花八门。

(一)一以贯之地译作托马斯·阿奎那。如《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基督教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和《那不勒斯王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二)首次出现译作托马斯·阿奎那,其后译成托马斯。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托马斯·阿奎那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欧洲文明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西方哲学史》第3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三)首次出现译作托马斯·阿奎那,其后译成圣托马斯。如《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四)首次出现译作托马斯·阿奎那,其后译成阿奎那。如《西欧文明》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五)一以贯之地译作阿奎那。如《美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那么,上述五种译法哪些准确,哪些错误呢?让我们先考察拉丁文Thomas Aquinas,前一部分Thomas是人名——托马斯,后一部分Aquinas,《拉丁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此词条的释义是“阿奎诺城人”,显然不是姓氏。我们再考察意大利文Tommaso d’Aquino,前一部分Tommaso是人名——托马斯(或托马索),后一部分d’Aquino,即da Aquino(因两单词的“尾”和“头”是元音字母,通常省略前一单词的“尾”,再加上省音撇——“’”)。在意大利语中,前置词da 表示“来自……”,而Aquino是地名,Tommaso d’Aquino,是指“来自阿奎诺的托马斯”,或“阿奎诺人托马斯”。

需要说明的是,托马斯·阿奎那并不出生在阿奎诺城,而是出生在罗卡塞卡(Roccasecca)。罗卡塞卡位于拉齐奥大区弗罗西诺内省(Frosinone),现在面积42.95平方公里,居民6600人。由此可见,说罗卡塞卡是阿奎诺城内的一座古堡是不准确的。阿奎诺在罗卡塞卡东南约4公里,是他祖先的封地,现在面积近20平方公里,居民5000人。托马斯·阿奎那从5岁至14岁到阿奎诺正东约12公里的卡西诺山修道院(Abbazia di Montecassino)接受宗教教育。卡西诺山海拔516米,是扼守那不勒斯通向罗马战略要道的制高点。有人将Montecassino译作蒙特·卡西诺是不准确的,就如同把Monte Bianco(勃朗峰)译成蒙特·勃朗一样。因为在意大利语中,monte的含义是山或山峰。卡西诺山修道院初建于公元529年,后多次被毁重建。1944年德军在此修道院设司令部,阻止英美联军北进。联军猛烈轰炸,使千年“古刹”毁于一旦。笔者在意大利工作时曾到过此修道院,只不过是战后由英美政府出资重建的(英法政府为什么不出资重建圆明园呢?)

正因为托马斯是人名,而阿奎那不是姓氏,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与神学体系才被称作toismo——托马斯主义,而不称作“阿奎那主义”;以他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的法学学派被称作托马斯主义法学派,而不称作“阿奎那主义法学派”。

由此可见:

第一种译法准确,但常用在辞书或短文中,在鸿篇巨制中使用过于累赘。

第二种译法准确,又避免了累赘,只应注意文本中不能出现另一位托马斯。在意大利文版的《哲学百科词典》(米兰Garzanti出版社1993年版)中,也是先写Tommaso d’Aquino,后只写Tommaso。

第三种译法同样准确,因为托马斯·阿奎那被罗马教廷册封为圣徒,在意大利语中常称San Tommaso,应译作圣托马斯。

第四种译法前对后错,因为阿奎那不是姓氏。不能如Benedetto Croce(贝内德托·克罗齐),可以简称Croce(克罗齐),因为Croce是姓氏。

第五种译法完全错误,因为阿奎那的含义是“阿奎诺人”。这里,笔者借用已故著名翻译家吕同六的略显夸张的比喻,把Thomas Aquinas 译作阿奎那,“就像外国人把赵子龙的名字译作‘常山’,把张飞译成‘燕人’一样可笑”。须知,在中世纪,阿奎那——阿奎诺人有许许多多。那么,一以贯之地译作托马斯呢?也不规范,因为叫托马斯的人也不少,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入的托马斯就达19人之多。我国读者熟悉的两位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和《太阳城》的作者——莫尔(Thomas More)和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都叫托马斯。

(刊于2008年第4期《世界哲学》)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