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妙峰山进入学界的视野,始于1925年李景汉、顾颉刚等人对该地民俗风情的调查与研究。九十年来,民俗学界对妙峰山民俗信仰的调查与讨论越来越多,细致勾勒出了这一民俗现象自身的元素、结构、功能与流变,并对其文化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妙峰山信仰礼俗如何参与晚清“神道设教”的社会管控实践,如何影响官民的日常生活,如何体现礼与俗的微妙互动,等等。换言之,从妙峰山信仰礼俗观察晚清京畿社会的“礼治”实践及其时代境遇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历史学的考察。迄今为止,尚未见史学界讨论妙峰山信仰礼俗的问题。本文拟从制度与生活的角度,通过三个专题,分别讨论晚清妙峰山信仰礼俗中的社会管控与教化、民众“淫祀”以及“迷信”批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