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学术界对劳动权进入国际贸易法律领域存在争论,但一些支持劳动权与国际贸易挂钩的西方学者还是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各种方案推动劳动权与WTO法相融合。其中,美国学者艾伦伯格(Daniel S. Ehrenberg)曾提出一个ILO/WTO联合执行机制方案,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艾伦伯格方案旨在综合两大国际组织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设立制裁侵犯劳动权行为的联合执行程序,该程序仿效WTO争端解决机制设置专家组,并提出对那些未执行专家组判决的国家采取反制措施或贸易制裁等强制执行手段,最终迫使其接受劳动权国际标准。
艾伦伯格方案之所以影响巨大,主要原因在于,它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一套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而不是一般性的理论分析和建议。艾伦伯格认为:“不同的学者、工会和政府已经提出对侵犯国际劳动权标准的行为应受到贸易制裁。但不幸的是,这方面的许多建议是非常模糊的且没有被很好地定义。”11634064他本人试图摆脱各种理论上的争论,大胆提出具体的执行方案,方案程序设计颇具新颖性、实践性特点,从而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刘敬东: 1968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国际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获首届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提名奖。1986~199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研究生院,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8~2001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法专业,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担任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WTO法律实务研究所主任,其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出版《国际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法律问题》、《中国入世议定书解读》等学术专著,《WTO的未来》、《贸易政策审议——WTO秘书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告》等译著,主编《反倾销案件司法审查制度研究》、《WTO:解释条约的习惯规则》(与赵维田合作)等,主持商务部多项课题,并在《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中国法律》(香港)、《法制日报》、《国际贸易》等报刊发表大量学术文章和评论。曾担任2006~2008年度《中国法治蓝皮书》国际经济法部分撰稿人,《中国法治建设30周年》、《国际经济法学30年》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