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文化(总No.12)2010年第1期
在皖北平原的皱褶里有着无数的村落,其中就有王安忆构筑的“我们庄”的原型。1990年代后半期,那些曾被漠视的人事景物,带着温厚的泥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明气息,撞上了王安忆寻觅“精神原乡”的目光,推出了《姊妹们》等淮河系列小说。初读文本,觉得王安忆絮絮叨叨讲述着不像故事的故事,重新细读,感到单数的叙述者“我”早已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是复数的“我们”,这是一种别有韵味的叙说,显得更随意,更有亲和力。王安忆从“流逝”的时光里寻找生活的碎片,以“有意味的形式”重构乡村的想象与叙事,展示的是一幅淮河女儿的群像图。
');" class="a2">收藏
中国女性文化(总No.12)2010年第1期
在皖北平原的皱褶里有着无数的村落,其中就有王安忆构筑的“我们庄”的原型。1990年代后半期,那些曾被漠视的人事景物,带着温厚的泥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明气息,撞上了王安忆寻觅“精神原乡”的目光,推出了《姊妹们》等淮河系列小说。初读文本,觉得王安忆絮絮叨叨讲述着不像故事的故事,重新细读,感到单数的叙述者“我”早已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是复数的“我们”,这是一种别有韵味的叙说,显得更随意,更有亲和力。王安忆从“流逝”的时光里寻找生活的碎片,以“有意味的形式”重构乡村的想象与叙事,展示的是一幅淮河女儿的群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