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金融形势的分析与预测,我想其中最牵动人心的应该是对扑朔迷离的股市的分析与预测。证券市场究竟还能往前走多久?会跌到何种程度,或者说还会往上涨多少?这些都引人关注。我们无法预测太多,每个人在面对证券市场时,信息永远不会充分对称。我国股市从6100多点跌到现在的3000点以下,其客观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上市公司反省自身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能否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二是有助于投资者回归理性,更加成熟地认识股市、投资股市。
任何一个证券市场,都不能保证其上市公司百分之百有价值。上证指数从6100多点跌到3000点以下,使投资者经历了一次对上市公司重新发现和认识的过程,更加深切地明白哪些企业具有价值、什么样的企业能经得起风险。二级市场的这种社会选择,使上市公司反省自身是否承担了上市公司的责任。这不仅可以淘汰劣质企业,也可以发现有价值的企业,甚至最终发现伟大的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出现伟大的企业,而它们更有可能出现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之中,特别是上市公司之中。
而作为股民,应该注意总结的是,股指从去年的1000多点涨到6100多点,最近迅速回落到3000点以下,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应该学到什么。其实,不仅仅是股民,企业、上市公司等都应该认真总结。我们应该越来越聪明,应该期望一代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理性精神的股民成长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风险给了我们很多实实在在的考验,股评不再可靠,消息不再可靠,“杨百万”也不再可靠,但从中也得到了很多实战体验,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今天的股民,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什么才最可靠。我想,最可靠的或许就在于股民能否对其所投资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处于什么状态。股民们如果对宏观经济没有失去信心,自然对证券市场和股市也不应该失去信心,而保持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不断地学习成长,慢慢走向成熟,逐渐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理性精神。因此,中国股民应该在股市的风云变幻、起伏涨跌之中,在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检验和考验之中更好地成长起来,以真正地对投资对象有切实的把握。而最有效的途径应当是参加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好好观察一下台上就座的董事长、总经理是不是具有战略思维,有没有稳操胜券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我想,这些都是股票涨跌不定给股民们带来的锻炼与提高。
在中国股市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往下滑落的过程中,中国股民应该以更多的宽容、更多的从容、更多的沉着去面对。中国股民完全有希望成长为越来越成熟的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理性精神和抗风险能力的新型股民。
(原载《亚布力观点》2008年第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