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品牌竞争是高端竞争
在线阅读 收藏

据一份家电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分析:一些大品牌正凭借其强大的渠道控制力、规模地位和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等多方面优势,不断巩固和强化其龙头地位,致使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锐减。

像家电行业的这种发展线路,迟早都会在其他行业重演。越来越少的品牌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说明市场经济更加深刻地导入了竞争元素,其实质就是品牌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是其高端表现,是对初级竞争或低端竞争的一种超越。市场竞争一旦被认为正当或正常时,竞争就会从初级向高级发展。所有企业与生俱来都要面对诸多竞争,即使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个私企业也无不如此,但未必都是品牌竞争,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企业才能对品牌提出实实在在的需求特别是战略需求,从而进入相应的高级竞争层次。

竞争,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或普遍状态,因此,谴责“价格战”几乎毫无意义。价格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即使是品牌竞争,其实也内含着价格竞争,因为所有产品和服务最终都必须以物有所值的价格来展现其竞争优势。有竞争力的企业未必有强势品牌,但有强势品牌的企业一定是有竞争力的。从根本上来讲,较量品牌创造的人文精神和经济价值,是市场竞争的最终体现甚至是最高端体现。

品牌竞争的本质是试图不断寻找或开辟卖方市场。一般认为,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几乎所有商品都形成了买方市场。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过剩或许掩藏着更加深刻的短缺,比如战略短缺、管理创新短缺、知识产权短缺、企业文化短缺等,当然也包括知名品牌短缺。一个强势品牌的出现,在一定时期内,恰恰是企业在力图创造或重建其经营范围内的卖方市场。如此说来,品牌强势尤其是伟大品牌的诞生,实际上体现着人类创新的永无止境,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则体现着对于卖方市场的崇拜——供给方在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如同人倾向于独断一样,企业则倾向于垄断,因为这可达到利润最大化,考验仅仅在于你是否具有这样的垄断能力,以及能否规避反垄断等相关法规的制裁。

品牌竞争也是一种资源整合或重组。在品牌与非品牌之间,资金、物资、人力资源、人脉关系等资源显然都偏好前者。可以说,品牌是配置资源的最佳母体,是利用诸多资源的集合体,它既是历史价值的沉淀物,又是创新价值的新载体。品牌竞争注定会打乱现有资源配置格局,而使之重新整合。所以,品牌本身总是以往资源配置的结晶或凝结。而一个品牌一旦成熟或形成强势之后,又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在这个意义上,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只有科学合理地配置与利用资源,才能把企业锻造成精品,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

品牌竞争也是一种素质提升。一个品牌的创造,非“智”莫属。当邓小平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基本实现后,整个社会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提倡以人为本,创建“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时强调“让更多的人‘智’起来”,并且将更多的智慧凝结到品牌培育与缔造中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带动全民社会的精神重组、思维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素质和整个国民素质。这就是品牌竞争的号召力,它会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品牌竞争的高端视角来看,举办北京奥运会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缘,一下子将诸多中国品牌推到了国际竞争的前沿。不仅是全聚德、瑞蚨祥、吴裕泰、月盛斋、六必居、稻香村、王致和等老字号,而且还有联想、爱国者、海尔、恒源祥、奥康、伊利等新生品牌,都追波逐浪,亮相登场,颇有规模地展现了耀世风华,堪称是中华民族极为扬眉吐气的一场大戏,令人欣喜!当然,有关方面如有更强的品牌意识,这场大戏原本可以演得更加有章法、更加有声有色!

可以预想,当整个社会普遍认知“品牌竞争是高端竞争”这一市场机理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脱胎换骨,转变竞争方式,拓展新的更大的业务空间!

(原载2008年10月16日《中国企业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