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第一讲 本土管理学存在吗?
在线阅读 收藏

本书谈的是中国管理之本质,那么首先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中国管理?近年来“中国式管理”、“中国化管理”等名词在社会上风行一时,但遗憾的是,在许多培训师的笔下,所谓中国管理不是一些个人经验的总结,缺少学理基础,就是一些国学的感悟,有人听了得到哲学性的启发,有人则感悟不到其中管理的意涵。这些都无法成为本土化的管理学,也没办法发展出有实务价值的管理工具。因此,谈中国管理,首先需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究竟有没有所谓的本土管理学?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是否存在不同?为什么要专门谈中国管理?

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本土化研究。这些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学如费孝通,心理学如杨国枢,人类学如许琅光)和主要研究成果,不仅被国内学者广泛接受,也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认同。然而,是否存在本土管理学?目前国内主流管理学仍然停留在向西方学习所谓的“现代管理”的阶段,很少有人去探究中国管理的特点。然而,管理最终是要落实到人和组织,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有着很不同的文化根源和社会理想,这也决定了中西的管理基础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如何看待自身,想过怎样的生活,决定了中国人的心理,发展为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演化出中国人待人接物的互动规则,进而影响了中国组织的本质,也决定了中国管理不同于西方管理的特质。基于西方组织理论产生的一套现代管理,即便在西方社会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和障碍,它们被运用于中国社会时,更产生了一系列适应不良的反应。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