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中,时间被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如艾德加·胡佛指出“仍然视而不见‘何地’问题,他们陷于一大堆问题之中,却未能提供任何涉及空间因素的分析”。实际上,作为经济体存在的一种形式和重要影响因素,空间影响(地理单元空间位置关系)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空间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与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空间数据分析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近20年来,随着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空间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作用的研究逐渐为广大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研究者所关注,促进了研究者将经济体间的地理位置空间关系或者空间相互作用纳入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中,从理论与实证角度验证或支持了潜在的空间影响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假说。
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经济,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报告
陈斐: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主任,教授,博士,学院学科带头人,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71年1月生,博士生导师;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 主要从事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转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次。 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