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货币交换价值二重性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外经济学界由于没有破解商品交换价值二重性,也就破解不了货币交换价值二重性,因而在分析商品与货币“交错”“复杂”的实际交换过程中束手无策。马歇尔说:“当我们计及边际效用既取决于商品量又取决于货币量的时候,交易理论就变得更加复杂了。这种考虑的实际重要性并不是很大的。”21313284马歇尔在“更加复杂了”的商品量和货币量交易理论面前止步了!没有研究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而认为货币是“实际重要性并不是很大的”。这也证明了研究货币理论的难度。抽象不出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就无法理解商品交换。

货币最初是商品。商品的交换价值具有二重性,货币的交换价值也具有二重性。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是产品价值与效用价值。产品价值的二重性是实体价值与使用价值,表现为生产价值与生产量;效用价值的二重性是需求价值与需求量。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商品交换价值量的二重性表现为商品实体价值交换价值量与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量。商品实体价值交换价值量的二重性是生产价值与需求价值,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量的二重性是生产量与需求量。

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最初是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过渡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货币,货币成为一般等价形式。货币最初是固定在金、银上面。所以,货币在交换之前,作为代表货币的金、银首先要生产出来,货币就具有生产价值。随着交换的发展,金、银最后由纸币代替。货币生产价值的二重性是货币实体价值与货币使用价值,在量上表现为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货币实体价值的表现,货币发行量相对于商品价值量是货币使用价值的表现,货币在这里作为价值尺度。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