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被认为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机制。本文将这一理论与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相结合,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增加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内生的税收激励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导向弱化了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责任,财权、事权、财力三者之间的非均衡关系扩大了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财政缺口,同时与主流财政分权理论不同的外部环境制约了中国财政分权的效果。本文还发现,中央的政策导向对于扭转地方政府在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上的行为有显著影响。
服务业税负,营业税改革,人所得税改革,经济理论,财政政策,中国
吕炜: 吕炜,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研究领域:转轨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赵佳佳: 赵佳佳,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