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收藏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和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0多年。针对30多年来中国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社会经济效果的评估,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有学者予以关注(吴忠观、肖立见,1994),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更多的学者对生育政策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李建民、王金营,2000;陈胜利,2001;杨魁孚等,2000),政府有关部门也对此十分重视。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基础数据的获得及其准确性,主要是政策评估起始年份(1972年)的人口数据(年龄、性别、城乡结构等)的获得问题。二是方法使用上的合理性问题。主要是采用粗略的方法还是较为精准的方法,是仅仅对人口而言还是考虑到人口效果与社会经济发展效果的关联性。三是效果评估结果的可信性,特别是政策模拟的假设条件的合理性和现实性。目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特别是少生人口规模或少增加人口规模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予以清楚回答。同时,生育控制政策执行的效果不仅仅表现在人口规模效果方面,更重要的是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自然变动等方面的影响又会进一步扩展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为了能够较好地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经济效果作出评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规模、结构、变动趋势等)给予准确评估,以此为基础再对不同政策假设下的人口发展过程进行模拟,从而揭示自1972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其他社会经济效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