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广东省上市公司的战略重组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经历2001年剧烈下降至历史谷底后,2002年逐步回升,2003年大幅度回升。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开始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以改变国有经济总体规模偏大、战线过长的情形。通过调整和战略布局,国有经济主要控制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随着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开展,“国退民进”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围绕这一战略,上市公司展开了一系列的重组活动。

上市公司重组是指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和上市公司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承担的债务进行重组。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重组活动越来越频繁,可大量研究表明,许多重组活动并未能大幅度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多数上市公司重组即使当年业绩有显著提高,但随后便出现增长速度下降直至负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我国上市公司重组活动中以挽救财务危机目的的财务性重组占绝大部分,这一类型的重组不但不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上市公司的重组模式应当向战略性重组转变。

上市公司的战略重组是指从企业调整战略出发,谋求管理、经营、财务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源,更好地协调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它是以战略为导向的重组活动,即将重组作为上市公司实现其战略的一种手段来看待。在这种情况下,重组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实现投机性的收益,而是旨在通过重组活动来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获得或者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等。

广东省的上市公司从数量和规模来看,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一些股票更曾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龙头。但经过十年的发展,许多广东上市公司已经失去往日风采,至2000、2001年,广东省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同期的上海市众多上市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重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上市公司以企业自身为主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重组活动,截至2004年12月31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战略重组活动的过程、绩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