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益。 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 Krishnan (2005) 认为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是其控制环境的函数 (包 括董事会、 审计委员会等治理机制) 。 随着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人们对公司治理关注的焦点从道德风险转移到管理风险、 经营风险、 被兼并风险上, 因为这些风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 治理环境、 治理机制 (包括激励机制、 监督约束机制和决策机制) 以及治理业绩的评价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内部控制如何变革与创新, 通过外部约束、 控制和监督形成与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 自我监督等内部机制的合力, 共同承担起建立科学严密的公司治理机制、 完成公司治理任务的重任,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公司治理的视角, 研究内部制度新问题, 无论对内部控制的自身发展, 还是公司治理的要求都有着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