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深刻之处在于超越有限的现象层面的写实而切入灵魂,对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进行怀疑和追问,唤起其心灵反省和深刻拷问。跨世纪文学的新发展之一,就在于这种怀疑和追问在作家创作中较为普遍的自觉形成,哈姆雷特的精神气质在当下作品中的凝聚。这种怀疑和追问,不是简单的否定和嘲弄,而是在经历过政治反思、文化寻根和市场经济洗礼之后,所进行的冷峻深思。它具有当代文学中一直匮乏的形而上的层面,同时又在历史与当今、心灵与现实、道德与功利的广阔领域展开,为新世纪文学奠定了良好的格局。
汉语,语言学,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张志忠: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和评论。出版《莫言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迷茫的跋涉者》、《1993:世纪末的喧哗》、《天涯觅美》、《卑微的神灵》、《90年代的文学地图》、《求真之道》、《当代长篇小说论略》、《1966:风乍起》等学术论著、译著1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等社科期刊上发表文学论文约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