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年之前,我国公立学校基本上没有向银行贷款搞过基本建设。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下滑风险。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国家制定了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其中支持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是重要措施之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迅速扩大,高等院校必须突破容量瓶颈,加大基本建设力度,而财政又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许多钱来。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支持银行向高校基建提供贷款,全国大多高等院校先后走上了向银行借贷进行基本建设的发展路子。10年时间过去,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大都建设了规模大、标准高的崭新校园,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总量从1999年不到700万人,猛增到2009年的2979万人,困扰中国多年的上大学难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高等教育取得骄人发展成绩的同时,不少高等院校也都普遍背上了比较沉重的债务。尽管目前大多数学校还都可以按期偿还到期利息,但是不少学校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到期贷款本金无法偿还,一些银行把高校内定为高风险投资领域,对高校贷款从严控制甚至断供,一些学校在建项目资金链断裂,一些学校规划的二期、三期工程无法进行,新校区功能迟迟不能配套。更严重的是,不少人对高校贷款发展的路子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