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招工难”成为困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此同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却一直不高。企业“用工荒”和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同时出现,症结何在?如何突破?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均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规范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与中国职业教育近十年来的探索前行足迹说明,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但是,当前我国校企合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项目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的层次较浅;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引导、鼓励和扶持缺乏有效的措施保障,校企合作协调运行机制尚不够完善;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的应对办法等,均有待进一步明确。威海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同样不同程度上存在类似困境。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点,也是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尴尬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