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过去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时刮“浮夸风”:为了让课堂容量大,在设计教学时就千方百计地面面俱到;有时刮“热闹风”:老师是“问声”不断,学生是“热情”讨论;有时刮“泛滥风”:匆匆处理了课文,然后一个拓展接着一个拓展。这样的教学,看上去“花团锦簇”,但学生又能得到什么呢?
我想:天空上有什么?望过去,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可是天空里又有太阳白云,有月亮星星……有无尽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天空更丰富的了;大海里有什么?看上去,空无一物,很简单。可是大海里有多彩的生命,有无穷的宝藏……没有什么比大海更富有的了。那,有没有让语文教学“形简意丰”的路径呢?“白描”这个词一下子就从我心里蹦出来。
那么,“白描”的本义是什么?如何来定义“白描语文教学”?“白描语文教学”又该如何实施?……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和求解中,我开始了“白描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