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6年北京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青年人群在婚配过程中对“门当户对”的看法和婚姻匹配问题,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当代青年认可婚配中门当户对的重要性,但对门当户对的理解比父辈或传统社会更为多元化,追求夫妻双方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价值层面的匹配,且不同群体间的观念存在差异;教育是改变人们对传统门当户对的理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未婚情侣和已婚夫妻无论在出生地、户口等先赋性条件抑或在教育背景、职业等自致性条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且在先赋性条件上的同质程度要高于在自致性条件上的同质程度。拥有相似阶层的青年更可能具有相似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青年在观念上追求价值层面的匹配和在婚恋行为上追求物质层面的匹配并不矛盾。这些结论给我们提高单身青年婚恋活动的有效性具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