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居民的生育理念与儒家理论“生育至上”的特点相吻合,重视人伦关系上的富足,因此重视多子、男性后代,具有浓厚的“无子恐惧”氛围。在乡村社会,男性后代能够从宗教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精神意义等多个方面带来收益价值,符合了农业社会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的需要。西村居民的部分生育观念受到医疗水平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而有了改变,但重视男性后代依然是主流,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在西村的落实阻力重重。
婚姻,民俗,婚礼仪式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