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房仪式中有诸多环节都发挥着性启蒙教育的作用,中国过去隐私意识缺乏的环境使得“听房”极为常见。一方面闹房活动中的性意向可能出于人们喜欢“窥淫”和好奇的本能,另一方面,此活动平衡了参与者对于他人婚事的嫉妒心理。闹房的诸多作用在传统“雅文化”对性的贬斥之下尤为加强,与主流文化相矛盾又互为补充。尽管闹房仪式粗暴、侵犯隐私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理应被淘汰革除,但在当时环境中,这一仪式起到了性教育、心理宣泄的客观作用。
婚姻,民俗,婚礼仪式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