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祖国将近十七年了。目前,澳门的发展正进入历史性时刻,如何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将推进“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将澳门的未来发展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结合起来,正是澳门践行“一国两制”和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近日正式推出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五年发展规划》),标志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年发展规划》的颁布,是特区政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突破与新尝试,在澳门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作为澳门特区政策的顶层设计,五年发展规划是关于未来五年澳门各项事业发展的总体蓝图,是特区政府实施战略的行动纲领、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以及对祖国和澳门民众做出的郑重承诺,关系着澳门自身的前途和未来,也关系到澳门能否融入国家发展轨道,以及能否与其他地区进行有效合作和谋求互利共赢的政策指引。澳门居民对此寄予厚望。
《五年发展规划》自其“基础方案”于去年11月公布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基础方案”到“草案文本”,直至正式颁布,前后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经反复论证、修订后的《五年发展规划》,亮点颇多,其中包含着多个战略性转变。一是积极统筹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主动引领澳门发展方向。规划兼顾了澳门短中长期的发展需要,提出八大发展战略,是澳门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二是更加主动地融合于国家整体的“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更自觉地推进“一个中心”与“一个平台”建设,加快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步伐。规划中强调要把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增强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创新和科技进步。通过理念先行、规划引领、创新带动,提升澳门自身竞争力,实现共享繁荣。澳门将努力争取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建设成为一个以休闲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宜居、宜业、宜行、宜游、宜乐的城市。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澳门加快建设“一个中心”、实现总体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打基础的五年。为此,在未来的五年,政府和广大市民必须通力合作,努力实现《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整体经济稳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休闲大业态逐步形成;居民生活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与教育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施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当然,要达到如此宏伟的目标,需要政府和全体居民,乃至包括外来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笔者以为,澳门属于高度开放的微观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宏观调控的空间与效力会受到内外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时,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在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相关体制机制保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要借鉴市场经济体制在运用规划手段进行宏观管理时的一般性做法与主要功能,厘清澳门在制定规划乃至落实规划中自身应有的特殊内涵。
为此,本栏特别刊发鄞益奋、张锐昕的文章,就《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中政府的应对措施、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城市发展定位、规划的实施与政府的执行要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此外,本栏另刊王五一和王长斌两文,聚焦澳门主导产业,探讨贵宾厅运作及博彩监管两大深层次问题,分别从历史视角和域外借鉴阐述博彩业调整的内在机理和完善监管的借鉴启示。相信上述文章可为读者诸君解读澳门当前发展与未来规划提供若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