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不仅作为一种理论上的话语讨论备受各方学者的高度关注,更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实践受到国家、政府等权力组织的极大重视。特别在当前中国政府努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更成为决定这一重要变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更为准确、全面地把握新的时代语境下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就成为在实践层面上怎样有效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前提。在对这一前提性问题的理解上,当前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认识主要建立在一种带有明显结构主义特征的宏观政治立场之上,着眼于国家、政党的政治知识、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观的传播,以及公民相应国家政治行为能力的养成。这样一种政治社会化是必要的,却不是全面的。在当代,政治不仅存在于宏观国家层面,也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媒介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媒介生活中的微观政治是当代青少年最直观,也最生动的政治体验。如果忽视微观政治生活的权力关系,以及青少年在这种日常的微观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体验,那么这样一种政治社会化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低效的。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基于宏观政治所形成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一步补充有关青少年微观政治社会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