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培养,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当代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在电子化的媒介时代。形形色色的媒介文化正对其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公民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讨论公民素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媒介文化的角度。本文在解析何为公民身份的基础上,结合媒介时代公民身份的现实遭遇,从批判的立场出发,探讨公民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
学生公民素养,媒介时代,媒介形态,媒介素养,网络生活
班建武: 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劳动教育、教师伦理、青少年文化和学校德育诊断。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共青团中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全文转载;出版专著《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框架、流程与实务》《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策略》《绿色教育师德修养——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合著十余部,参编教材近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