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对青少年的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自媒体性使青少年具有更多社会重大事件在场和参与的条件,产生对社会事务有话语权、有影响力、有贡献的体验。但同时,新媒介也给青少年公民参与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暴力、网络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等道德失范问题凸显,新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参与教育的融合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此,本文从媒介道德的角度对青少年公民参与加以分析,探讨新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参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具体途径。
学生公民素养,媒介时代,媒介形态,媒介素养,网络生活
班建武: 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劳动教育、教师伦理、青少年文化和学校德育诊断。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共青团中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全文转载;出版专著《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框架、流程与实务》《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策略》《绿色教育师德修养——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合著十余部,参编教材近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