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藩是一个特殊的贵族阶层,对整个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国家礼仪都具有重大影响。2155511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一种分封制度,授予他的儿子们亲王的头衔,并将他们册立在帝国的要塞以拱卫(“藩屏”)朝廷。根据明代的“封建”传统,除太子外,皇帝所有的儿子都称亲王。亲王嫡长子为世子,其他的儿子则被授予郡王这一较低的头衔。相应的,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他的儿子和后裔则被授予级别更低的头衔将军或中尉。自永乐时始,将军相当于文官官品的从一品到从三品,中尉相当于从四品到从六品,换言之,他们相当于文官官品体系中的中高级别。严格来说,藩王指的是亲王,其余朱氏皇族成员则是皇族宗人,可统称为“宗藩”。但亲王与郡王、将军、中尉等宗藩成员的差别仅在于爵位的高低,其间并无本质的不同。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中的藩王是在广义上使用,包括亲王、郡王以及较低级别的王府成员。之所以使用“藩王”一词来指称这些较低级别的宗室,是因为这些较低级别的宗室成员在明代(清代资料对此也有所反映)有时被称以他们本身的爵位,有时则称为“宗室”、“宗侯”或“王孙”,而有时则直截了当地被称为某一藩府之“王”。2155512
笔者在他处已论证了明代藩王与道教密不可分的联系。2155513就内丹修炼来说,也值得我们去研究。自永乐后期以降,明廷实施了旨在削弱藩王政治、军事等权力的“藩禁”政策,大大限制了藩王。2155514尽管如此,藩王无论“在权威和声望上还是在礼仪和社会地位方面都要高出于文官”。2155515特别在地方上,明代藩王仍享有极高的威望,其封地也因有藩王存在而具有强烈的地方自豪感。由此可以看到明代藩王的内丹修炼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见图1)。

图1 明代从事内丹修炼的藩王及其王府所在地
Richard G.Wang(王岗): Richard G.Wang(王岗),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