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1921年拒绝了燕京大学的聘任邀约,但胡适通过演讲、座谈以及与学校主事者的私人往来等方式与燕京大学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密切联系。基于其科学主义和思想自由的立场,胡适对宗教持“容忍”与“了解”之态度,但他明确反对燕京大学利用学校进行传教的做法并给予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基于其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胡适对燕京大学在中国文史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胡适与燕京大学的关系,为索解新文化知识分子对待宗教文化及教会大学的复杂态度,提供了一个意蕴丰富的典型个案。
励耘学刊,汉语,语言学
王翠艳: 王翠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戏剧影视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