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古典名著中的人才竞争
在线阅读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6年讲座精选(上、下册)

古典文学名著是多元多义、多角度、多层次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被阐释。从名著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国学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也可以读出人才竞争、商战谋略、博弈之道来。

我今天说的古典名著更多是以《三国演义》为材料,和大家分享深圳怎样的人才竞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怎样才能正确地发现、引进、使用、管理、培养人才,加上激励、奖励、竞争。今天重点从五个方面讲解、分享。

第一,发现和引进,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才?“人才”源于《诗经·小雅·著著者羲》,诗曰:“著著者羲,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

简洁地讲,现在的人才是以其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能杰出者”即为人才。这样的人深圳非常多,因为深圳是一个创新性城市,创新文化支撑着深圳的发展。像华为每年拿出10%的经费作为研发经费,而且它的研发团队也占到整个职工的40%,这些都是人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于得到人才与否,汉高祖刘邦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史记·高祖本纪》)

《三国演义》向世人展示了贤人智士各尽其才的辉煌画卷,这部名著所塑造的许多政治家通过对人才的招揽、利用,最终获得成功,尤其引人注目,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三国的领袖们推行“唯才是举”的人才方针,不论出身贵贱,不看社会关系,凡有超尘脱俗的才能者,一概收罗,吸引人才。在《三国演义》中,人才的开发和掠夺是空前的,一个集团为了垄断人才,可以说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引进所需的,用好现有的,培育发展的,留住关键的,人才流动空前绝后。刘备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是他有自己的一个驭臣之术,思贤若渴,唯才是用,是小说中树立的典范,他成为后人思贤、求贤、用贤、惜贤的楷模。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要夺取天下,必先夺取人才。三国时期,袁绍、袁术、刘表、董卓、吕布、刘璋等人周围原本有很多智力超群的谋士和武艺精湛的战将,可最后的成功者却是起于微末的曹操,走投无路的刘备,寄人篱下的孙策。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能正确选择人才和留住人才。

拿识人来说,曹操的最大特点是“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出身贵贱,不管门第高低,不管资历长短,也不管是否与自己沾亲带故,一律加以任用。荀彧原来在袁绍手下,后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与他交谈一番,非常高兴,称之为“吾之子房也”(汉高祖刘邦的头号谋士张良,字子房),马上委以重任。以后,曹操每次率兵出征,都让荀彧留守后方,主持许都日常政务;荀彧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并在几个重大关头提出关键性的意见,帮助曹操选择正确的战略决策,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实例可以看出一个集团为了笼络人才,可以说是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

第二,人才的使用与管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战略方针。

把人才引进来了,要进行一定的使用和管理,才能发挥他的作用。现实中,我们总喜欢赋予人才更多理想色彩。就拿诸葛亮来说,我们总希望他十全十美、百战百胜。没有万才俱备的人,无论是对诸葛亮还是对其他人才,我们都不能苛求。应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自古及今,真正做到把得人才与否放在事关功业成败、身家性命之地步的,当首推曹操。他在《短歌行·之二》中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有人精于此而疏于彼:孙权未见出奇谋,但能任贤举能集众智、众力于一身,故成为一代明主。周瑜虽不冲锋陷阵,但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誉为英明的统帅。马谡任主将不行,却是个有智谋的人才。马超虽不善谋略,却是骁锐莫当的勇将。故用人要量才录用,不要强用其所不能。正是坚持对各类人才采取包容的科学态度,三国才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不仅提出了争取人才的战略思想,而且强调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刘备认定了诸葛亮是人才,便不嫌他年轻,让这个27岁的年轻人做军师,指挥关羽、张飞、赵云这样老资格的将军。

刘备临终前特别叮嘱诸葛亮:“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些用人不疑的故事脍炙人口,向企业家展示了企业管理首先是人才管理的意义。诸葛亮本人绝不上战场冲锋陷阵,但他合理地使用人才,获得了几乎每战必胜的成果。

刘备在人才使用管理上,有三个办法。

一是讲仁爱。桃园结义时即宣布他出来做事的目的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做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在新野遇曹操大军相逼,不忘带百姓一起逃跑。部下建议:“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他流泪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种“仁爱”的声誉对于刘备争取人才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是讲义气。“义”产生于封建社会,当然有其糟粕。不过互相帮助,彼此信任,为同一理想奋斗,又不失为受压迫者团结起来反抗压迫的一种武器。刘、关、张桃园结义,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显示出对等关系来,史称三人“义为君臣,恩犹父子”,更反映出社会下层人民在患难时相互扶持的理想色彩。

三是施礼。以礼感人,礼就是礼貌的礼。其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最明显的例子。像诸葛亮这样的士人,如果不想躬耕陇亩一辈子,唯一的出路是依附一个统治者,凭智力谋出路。他“每自比管仲、乐毅”,就是盼望有明主聘用,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刘备其实是诸葛亮选择的理想君主。不过,诸葛亮又是有才智的士人,肯定不会主动到刘备那里去乞食,刘备为了得到人才,必须要礼贤下士,于是主动至隆中拜访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已经了解到刘备具有其他统治者所不能达到的思想境界,但却不知刘备将怎样对待自己,于是在与刘备见面前多次试探并故意摆了一点架子。

“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还有夏侯紧相随。”关、张、赵、马、黄等第一流的战将,凭着这样一支人才大军,取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刘备争取人才的多方面经验对于现代企业家自然是极有启发的,为此,三顾茅庐成为现代企业家反复研究的内容,并不断加以引申。

再一个,曹操与袁绍相比,他们俩在用人上也是一优一劣。当时的曹操在各个层面都不能与袁绍相比,但就是如此弱小的曹操却打败了实力雄厚的袁绍,在此就针对两个人的性格和心胸才略展开剖析。郭嘉当时是曹操招纳的谋臣,他对袁绍的评价是:此人手下将士和有能力的谋士很多,但他疑心重,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能很好地信任和利用他们,只是不停地猜疑,导致手下能人异士都另寻明主,因此就胸怀和才智上,曹操就略胜一筹。曹操能根据客观实际判断出这个人说话的真假,然后判断这个人的才能究竟怎么样,所以他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都是他个人才能的重要表现。

第三,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智慧。

三国时期与罗贯中所处元末农民战争时期这样一种“乱世”,对于被封建王朝所压抑与冷落的人才来说,是百年不遇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依附,选择不同的统治集团表现自己的才干,争取个人人生价值获得更大程度的实现。一贯唯我独尊的统治者,为了避免在兼并战争中被消灭,也只好礼贤下士,以争取人才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样一种竞争时代的智慧,便是《三国演义》的精髓。

有了人才可持续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深圳过去注重人才,现在深圳在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深水区的问题。

关于管理与培养,可以用德、智、能、劳四个字概括。

先说德。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德均为做人之首;德者居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谛。经商者、企业家也同样如此。秉持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道德,是企业领导的首要条件。对于率领企业人在商场搏杀的老板来说,一定要有德行,也就是三观正确,然后才能做到任人唯贤。“三顾茅庐”可谓选人上的典范。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的旷世之才,也使得自己“三分天下”,成为千古佳话。

企业领导者要有两个本事:一是以身作则、自我约束,二是有胸怀、有眼光。《三国演义》中,曹操在选人上率先提出“唯才是举”,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孙权选人视野广阔,不论贵贱,“拔吕蒙于戎行,识潘璋于系虏”,所以手下出身“寒门”的大将很多。《西游记》唐僧、《水浒传》宋江,善于用人所长,前者虽然有时不辨人妖,但还是完成了西天取经之大业;后者开头和中间做得还是不错的,但结尾却因革命不彻底未能大获全胜,所以留下败笔。而唐僧既非擒妖能手,又不会料理事务,但他为人有德,行事有定力,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最终修成正果。

再说智。智为做事关键。说到智者,《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水浒》里有吴用,《西游记》中有猪八戒。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也有他的优点:爱动脑筋,爱提意见,用王小波的话讲,他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的观点立场,往往基于个体生命的真实感觉,并不取悦于领导者唐僧。他从不放弃言说的权利,取经路上常发议论,且多为反对意见,他是个出色的“反对党”和勇敢的“批评家”。遗憾的是,很多企业都不能包容猪八戒这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但身心散发着慈悲美善光芒的唐僧就可以做到。所以,上天安排猪八戒参与取经事业,是唐僧取经团队的幸运,这保证了取经途中不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还有,《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也是一个智者。她凭借自身高超的公关技巧,两进荣国府讨钱,两次满载而归。讨钱是求人的事,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手段,要让对方高兴。刘姥姥的做法是:一是给王熙凤戴高帽;二是给贾母讲乡下故事。刘姥姥没有文化,不会识文断字,但却有乡下女人的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在现代社会仍未过时,会成为现代公关学当中的经典案例。

再看能。能者,能力之谓也。如果智是心机、心计,那么能则是实践、行动的本领。《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都有很多能人。

《红楼梦》里,王熙凤是众所周知的理财能人。王熙凤把自己的私房钱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年竟赚了上千的利钱”。那个时候,理财工具严重缺乏,股市、债市、汇市等投资渠道一概没有。王熙凤的投资主要是通过钱庄进行。钱庄类似于今天的期货等高风险理财渠道,尽管有可能带来较高收益,但风险同样也十分巨大。一旦遭遇损失,很可能是血本无归。

王熙凤的理财观念是“懂”“精”“度”。“懂”,是要懂得理财,够专业。“精”,就是精明,是一种敏锐的眼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该出手时就出手。“度”,把握分寸恰如其分。《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乃一员降将,诸葛亮认为其“有反骨”,但刘备还是用其镇守汉中,就是看重魏延的军事才能。与智多星诸葛亮相比,近乎神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愧为世间无与伦比的能者,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上天入地、随机应变、无所不能。

最值得称道的是,孙悟空不是奴才,也不是一般人才,而是一个本事很大的“人物”,“人物”和人才、人力不一样,是不可替代的。孙悟空是个有独立人格的能者。但他不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猴,一只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考”的本事很大的猴子。

再说劳,在《西游记》中,沙僧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还有唐僧的白龙马,都是为唐僧团队服务的劳动者和打工者。有句话说得好,老板手下,“神仙、老虎、狗,样样都得有”,“神仙”是智者,负责提供智力支持,比如诸葛亮、王熙凤、吴用等人;“老虎”即能者,负责搞定困难、问题,这些人往往办法比困难多,比如腾云驾雾七十二变孙悟空、景阳冈打虎英雄武松;“狗”就是鞍前马后、挑担牵马做好服务的角色,这样的人别看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可以效“犬马之劳”,比如沙僧和白龙马,他们做到了任劳任怨、不遗余力,如果给他们考核评分的话,我看可以评优秀或者一百分。

第四,激励与奖励,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财大气粗的阔佬儿办法争取人才,曹操凭着一双识人的“慧眼”看中了关云长。这位“温酒斩华雄、大战虎牢关”的猛将,当年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全赖于曹操不论门第、力排众议的大胆启用。基于这一缘故,曹操乘刘备兵贬之际,不惜答应关羽提出的苛刻条件,费尽心机地去感化关羽促其归顺,特别是他对关羽的恩宠礼遇、百般争取,更是人所共知的。曹操为了使关羽能留在曹营效力,不但优待俘虏、不计前嫌,并予以“汉寿亭侯”的高爵和“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丰厚礼遇,而且给官给名、给房子、给金钱、给美女、给面子、给衣服、给赤兔马。这都是刘备一样也使不出来的手段。

《三国演义》反复渲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是将“得人心者得人才”的原则给予极大的推崇。曹操得势以后,对人才的尊重远不如前。他手下人才虽多,但用人如器,不尊重人。杨修说穿了曹操一些驭臣之术的谜底,被以“惑乱军心”罪名杀害。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是曹操的谋士幕僚,他出身世家、才思敏捷,一度深得曹操的器重,最终却以罪被诛。《三国演义》大肆描绘和渲染此事,是用以贬斥曹操的忌才和残忍。后人认为杨修表面上是恃才傲物招人妒,实际上是自作聪明惹的祸。

人才激励必须因人而异,诸葛亮最谙此道。关羽骄傲自大,少不了要捧几句;张飞鲁莽暴躁,要鼓励他多动脑筋;赵云忠心耿耿,值得表扬肯定;马超与西凉羌人关系密切,正好用来镇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黄忠不服老,可以激发他争先立功;魏延易起二心,需要控制使用。

人才激励与奖惩必须因人因事而异。诸葛亮没有考虑到马谡一直是以谋士身份献策,轻率地派马谡去守街亭,结果纸上谈兵,丧失街亭,诸葛亮只好劳而无功地退回汉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这是《三国演义》反复强调的内容,也是当代企业家正在考虑的问题。

就深圳来说,首先必须发现和引进人才,然后就是使用、管理,现在必须有一些奖惩制度,古代人到此就为止了,不像我们现在还可能用科学方法评价,过去的评价就是皇帝的一句话、丞相的一句话,或者将帅的一句话。

这些历史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借鉴和启示?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厘清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并不完全是为了了解一些常识,不同的体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对历史的解读都有不同的角度。

第五,人才竞争的启示。

一个集团中没有人才是可怕的,有了人才没有合理利用,不能使其发挥作用,是悲哀的。以诸葛亮近乎神话的形象,却没有让蜀国长治久安,相反在三国中却是最先灭亡的,这一直为后人所不理解。从历史看,蜀国灭亡虽然有偏安一隅,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连年征战,国力、人力空虚等因素,但南宋学者陈亮曾尖锐地指出,蜀国的灭亡,在于没有贤德的君主和可以辅佐的大臣。

1.知人善任是保证事业发展的基础

“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目张,握其纪,则万目起。”合理使用人才就是要区别好管人和管事的界限。不同特长的人才是为不同领域服务的,马谡熟读兵书、胸藏韬略,出谋划策是他的强项。从平定南蛮之乱和反间曹魏取得的成效来看,马谡的能力是无须质疑的,如果从智囊者的角度思量,马谡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幕僚,但如果从战地指挥官的要求评价,他既没有实战经验又死搬教条,所以称马谡是一个人才,就有点难为他了。诸葛亮弃之所长、用之所短,失守街亭自然就不奇怪了。

不同特长的人才在不同领域进行服务。像深圳很多企业,有的可能属于公关型人才,有的学历高,可能属于研发型人才。像荀彧或者贾诩这样的人可能给领导当好谋士,上情下达。所以要知人善任来用人。

克劳塞维茨说“理论应该培养未来指挥官的智力”,“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把丰富的知识转化为作战指挥能力。曹操深知大用者不务细行的道理。刘备虽然在其他方面有些不足,但在建立西蜀政权时,人才济济,而到武侯治蜀时,西蜀人才已经寥若晨星。后来,魏向蜀发动进攻时,蜀国只剩下姜维一人东遮西挡。这时,后方兵力空虚,尤其是人才空虚。

2.培养人才才能可持续发展

刘备在夺取西蜀政权时,身边有五虎上将,又得卧龙凤雏相佐,可谓盛极一时。然而盛世一过,随着这些将领谋臣的相继亡故,西蜀也就人才无几了。吴国的孙权听取了鲁肃的建议,建立了大学社,面向全社会广招人才,才使吴国后继人才源源不断,才会有“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的人才新老接替局面。

有比较才有鉴别。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曹操当权时,推新以待智谋之士,所以在他周围聚集着荀彧、郭嘉、程昱、贾诩、荀攸、刘晔、满宠等,形成一个人才群体。曹操死后,又出现了司马懿、邓艾、钟会等一群身藏韬略的智囊人物,保证了魏国不断强大。

3.要培育人才的忠诚度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当今世界人才流动极其频繁,没有忠于企业的人才甚至没有忠于职守的员工,我们什么事情也无法做成,“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人才的大忌,徐庶终身不为曹魏设一计,固然有其政治诉求和人心所向,但也就失去了其人才的属性。而“忠臣必出孝子之门”的古训也为人才打上了道德的标签,所以,忠诚是人才属性的根本和基石。

人才是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才关乎民族兴衰、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生,爱才惜才、合理使用人才、持续培养人才仍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4.人才流动的自我实现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风尚,极力称赞孙权的“礼贤下士”和“纳奇寻异”,劝说和打动鲁肃。鲁肃经过斟酌、选择,终于改变初衷投奔了孙权。从此他们君臣相济,鲁肃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

君择臣,臣亦择君,“君择臣”在人们看来天经地义,不足为奇。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如现代所云的人才流动的生动局面。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地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

人才流动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而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是人才的一个特征。流动可以为人才实现高层次精神目标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人超出物质需求的局限,致力于高层次精神目标的追求,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想当年,诸葛亮如果没有等来刘备,大概只能当一辈子“村夫”。尽管他素有凌云大志,但村夫毕竟还是村夫,总得计较春种秋收,吃饭穿衣。长此以往,他那出众不凡的志趣也终会被消磨殆尽的。

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人才流动是启示也是压力。由于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成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因而使管理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担心本单位人才流失,管理者将更加注意爱才、选才、用才、护才。这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最后结论就是,深圳企业只有把握人才的竞争,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去完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把握用人机制的核心,切实从员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空间出发,留住优秀人才,发挥优秀人才的这种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财富。

');" class="a2">收藏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6年讲座精选(上、下册)

古典文学名著是多元多义、多角度、多层次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被阐释。从名著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国学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也可以读出人才竞争、商战谋略、博弈之道来。

我今天说的古典名著更多是以《三国演义》为材料,和大家分享深圳怎样的人才竞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怎样才能正确地发现、引进、使用、管理、培养人才,加上激励、奖励、竞争。今天重点从五个方面讲解、分享。

第一,发现和引进,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才?“人才”源于《诗经·小雅·著著者羲》,诗曰:“著著者羲,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

简洁地讲,现在的人才是以其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能杰出者”即为人才。这样的人深圳非常多,因为深圳是一个创新性城市,创新文化支撑着深圳的发展。像华为每年拿出10%的经费作为研发经费,而且它的研发团队也占到整个职工的40%,这些都是人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于得到人才与否,汉高祖刘邦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史记·高祖本纪》)

《三国演义》向世人展示了贤人智士各尽其才的辉煌画卷,这部名著所塑造的许多政治家通过对人才的招揽、利用,最终获得成功,尤其引人注目,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三国的领袖们推行“唯才是举”的人才方针,不论出身贵贱,不看社会关系,凡有超尘脱俗的才能者,一概收罗,吸引人才。在《三国演义》中,人才的开发和掠夺是空前的,一个集团为了垄断人才,可以说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引进所需的,用好现有的,培育发展的,留住关键的,人才流动空前绝后。刘备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是他有自己的一个驭臣之术,思贤若渴,唯才是用,是小说中树立的典范,他成为后人思贤、求贤、用贤、惜贤的楷模。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要夺取天下,必先夺取人才。三国时期,袁绍、袁术、刘表、董卓、吕布、刘璋等人周围原本有很多智力超群的谋士和武艺精湛的战将,可最后的成功者却是起于微末的曹操,走投无路的刘备,寄人篱下的孙策。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能正确选择人才和留住人才。

拿识人来说,曹操的最大特点是“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出身贵贱,不管门第高低,不管资历长短,也不管是否与自己沾亲带故,一律加以任用。荀彧原来在袁绍手下,后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与他交谈一番,非常高兴,称之为“吾之子房也”(汉高祖刘邦的头号谋士张良,字子房),马上委以重任。以后,曹操每次率兵出征,都让荀彧留守后方,主持许都日常政务;荀彧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并在几个重大关头提出关键性的意见,帮助曹操选择正确的战略决策,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实例可以看出一个集团为了笼络人才,可以说是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

第二,人才的使用与管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战略方针。

把人才引进来了,要进行一定的使用和管理,才能发挥他的作用。现实中,我们总喜欢赋予人才更多理想色彩。就拿诸葛亮来说,我们总希望他十全十美、百战百胜。没有万才俱备的人,无论是对诸葛亮还是对其他人才,我们都不能苛求。应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自古及今,真正做到把得人才与否放在事关功业成败、身家性命之地步的,当首推曹操。他在《短歌行·之二》中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有人精于此而疏于彼:孙权未见出奇谋,但能任贤举能集众智、众力于一身,故成为一代明主。周瑜虽不冲锋陷阵,但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誉为英明的统帅。马谡任主将不行,却是个有智谋的人才。马超虽不善谋略,却是骁锐莫当的勇将。故用人要量才录用,不要强用其所不能。正是坚持对各类人才采取包容的科学态度,三国才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不仅提出了争取人才的战略思想,而且强调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刘备认定了诸葛亮是人才,便不嫌他年轻,让这个27岁的年轻人做军师,指挥关羽、张飞、赵云这样老资格的将军。

刘备临终前特别叮嘱诸葛亮:“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些用人不疑的故事脍炙人口,向企业家展示了企业管理首先是人才管理的意义。诸葛亮本人绝不上战场冲锋陷阵,但他合理地使用人才,获得了几乎每战必胜的成果。

刘备在人才使用管理上,有三个办法。

一是讲仁爱。桃园结义时即宣布他出来做事的目的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做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在新野遇曹操大军相逼,不忘带百姓一起逃跑。部下建议:“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他流泪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种“仁爱”的声誉对于刘备争取人才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是讲义气。“义”产生于封建社会,当然有其糟粕。不过互相帮助,彼此信任,为同一理想奋斗,又不失为受压迫者团结起来反抗压迫的一种武器。刘、关、张桃园结义,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显示出对等关系来,史称三人“义为君臣,恩犹父子”,更反映出社会下层人民在患难时相互扶持的理想色彩。

三是施礼。以礼感人,礼就是礼貌的礼。其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最明显的例子。像诸葛亮这样的士人,如果不想躬耕陇亩一辈子,唯一的出路是依附一个统治者,凭智力谋出路。他“每自比管仲、乐毅”,就是盼望有明主聘用,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刘备其实是诸葛亮选择的理想君主。不过,诸葛亮又是有才智的士人,肯定不会主动到刘备那里去乞食,刘备为了得到人才,必须要礼贤下士,于是主动至隆中拜访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已经了解到刘备具有其他统治者所不能达到的思想境界,但却不知刘备将怎样对待自己,于是在与刘备见面前多次试探并故意摆了一点架子。

“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还有夏侯紧相随。”关、张、赵、马、黄等第一流的战将,凭着这样一支人才大军,取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刘备争取人才的多方面经验对于现代企业家自然是极有启发的,为此,三顾茅庐成为现代企业家反复研究的内容,并不断加以引申。

再一个,曹操与袁绍相比,他们俩在用人上也是一优一劣。当时的曹操在各个层面都不能与袁绍相比,但就是如此弱小的曹操却打败了实力雄厚的袁绍,在此就针对两个人的性格和心胸才略展开剖析。郭嘉当时是曹操招纳的谋臣,他对袁绍的评价是:此人手下将士和有能力的谋士很多,但他疑心重,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能很好地信任和利用他们,只是不停地猜疑,导致手下能人异士都另寻明主,因此就胸怀和才智上,曹操就略胜一筹。曹操能根据客观实际判断出这个人说话的真假,然后判断这个人的才能究竟怎么样,所以他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都是他个人才能的重要表现。

第三,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智慧。

三国时期与罗贯中所处元末农民战争时期这样一种“乱世”,对于被封建王朝所压抑与冷落的人才来说,是百年不遇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依附,选择不同的统治集团表现自己的才干,争取个人人生价值获得更大程度的实现。一贯唯我独尊的统治者,为了避免在兼并战争中被消灭,也只好礼贤下士,以争取人才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样一种竞争时代的智慧,便是《三国演义》的精髓。

有了人才可持续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深圳过去注重人才,现在深圳在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深水区的问题。

关于管理与培养,可以用德、智、能、劳四个字概括。

先说德。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德均为做人之首;德者居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谛。经商者、企业家也同样如此。秉持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道德,是企业领导的首要条件。对于率领企业人在商场搏杀的老板来说,一定要有德行,也就是三观正确,然后才能做到任人唯贤。“三顾茅庐”可谓选人上的典范。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的旷世之才,也使得自己“三分天下”,成为千古佳话。

企业领导者要有两个本事:一是以身作则、自我约束,二是有胸怀、有眼光。《三国演义》中,曹操在选人上率先提出“唯才是举”,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孙权选人视野广阔,不论贵贱,“拔吕蒙于戎行,识潘璋于系虏”,所以手下出身“寒门”的大将很多。《西游记》唐僧、《水浒传》宋江,善于用人所长,前者虽然有时不辨人妖,但还是完成了西天取经之大业;后者开头和中间做得还是不错的,但结尾却因革命不彻底未能大获全胜,所以留下败笔。而唐僧既非擒妖能手,又不会料理事务,但他为人有德,行事有定力,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最终修成正果。

再说智。智为做事关键。说到智者,《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水浒》里有吴用,《西游记》中有猪八戒。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也有他的优点:爱动脑筋,爱提意见,用王小波的话讲,他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的观点立场,往往基于个体生命的真实感觉,并不取悦于领导者唐僧。他从不放弃言说的权利,取经路上常发议论,且多为反对意见,他是个出色的“反对党”和勇敢的“批评家”。遗憾的是,很多企业都不能包容猪八戒这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但身心散发着慈悲美善光芒的唐僧就可以做到。所以,上天安排猪八戒参与取经事业,是唐僧取经团队的幸运,这保证了取经途中不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还有,《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也是一个智者。她凭借自身高超的公关技巧,两进荣国府讨钱,两次满载而归。讨钱是求人的事,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手段,要让对方高兴。刘姥姥的做法是:一是给王熙凤戴高帽;二是给贾母讲乡下故事。刘姥姥没有文化,不会识文断字,但却有乡下女人的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在现代社会仍未过时,会成为现代公关学当中的经典案例。

再看能。能者,能力之谓也。如果智是心机、心计,那么能则是实践、行动的本领。《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都有很多能人。

《红楼梦》里,王熙凤是众所周知的理财能人。王熙凤把自己的私房钱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年竟赚了上千的利钱”。那个时候,理财工具严重缺乏,股市、债市、汇市等投资渠道一概没有。王熙凤的投资主要是通过钱庄进行。钱庄类似于今天的期货等高风险理财渠道,尽管有可能带来较高收益,但风险同样也十分巨大。一旦遭遇损失,很可能是血本无归。

王熙凤的理财观念是“懂”“精”“度”。“懂”,是要懂得理财,够专业。“精”,就是精明,是一种敏锐的眼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该出手时就出手。“度”,把握分寸恰如其分。《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乃一员降将,诸葛亮认为其“有反骨”,但刘备还是用其镇守汉中,就是看重魏延的军事才能。与智多星诸葛亮相比,近乎神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愧为世间无与伦比的能者,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上天入地、随机应变、无所不能。

最值得称道的是,孙悟空不是奴才,也不是一般人才,而是一个本事很大的“人物”,“人物”和人才、人力不一样,是不可替代的。孙悟空是个有独立人格的能者。但他不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猴,一只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考”的本事很大的猴子。

再说劳,在《西游记》中,沙僧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还有唐僧的白龙马,都是为唐僧团队服务的劳动者和打工者。有句话说得好,老板手下,“神仙、老虎、狗,样样都得有”,“神仙”是智者,负责提供智力支持,比如诸葛亮、王熙凤、吴用等人;“老虎”即能者,负责搞定困难、问题,这些人往往办法比困难多,比如腾云驾雾七十二变孙悟空、景阳冈打虎英雄武松;“狗”就是鞍前马后、挑担牵马做好服务的角色,这样的人别看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可以效“犬马之劳”,比如沙僧和白龙马,他们做到了任劳任怨、不遗余力,如果给他们考核评分的话,我看可以评优秀或者一百分。

第四,激励与奖励,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财大气粗的阔佬儿办法争取人才,曹操凭着一双识人的“慧眼”看中了关云长。这位“温酒斩华雄、大战虎牢关”的猛将,当年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全赖于曹操不论门第、力排众议的大胆启用。基于这一缘故,曹操乘刘备兵贬之际,不惜答应关羽提出的苛刻条件,费尽心机地去感化关羽促其归顺,特别是他对关羽的恩宠礼遇、百般争取,更是人所共知的。曹操为了使关羽能留在曹营效力,不但优待俘虏、不计前嫌,并予以“汉寿亭侯”的高爵和“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丰厚礼遇,而且给官给名、给房子、给金钱、给美女、给面子、给衣服、给赤兔马。这都是刘备一样也使不出来的手段。

《三国演义》反复渲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是将“得人心者得人才”的原则给予极大的推崇。曹操得势以后,对人才的尊重远不如前。他手下人才虽多,但用人如器,不尊重人。杨修说穿了曹操一些驭臣之术的谜底,被以“惑乱军心”罪名杀害。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是曹操的谋士幕僚,他出身世家、才思敏捷,一度深得曹操的器重,最终却以罪被诛。《三国演义》大肆描绘和渲染此事,是用以贬斥曹操的忌才和残忍。后人认为杨修表面上是恃才傲物招人妒,实际上是自作聪明惹的祸。

人才激励必须因人而异,诸葛亮最谙此道。关羽骄傲自大,少不了要捧几句;张飞鲁莽暴躁,要鼓励他多动脑筋;赵云忠心耿耿,值得表扬肯定;马超与西凉羌人关系密切,正好用来镇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黄忠不服老,可以激发他争先立功;魏延易起二心,需要控制使用。

人才激励与奖惩必须因人因事而异。诸葛亮没有考虑到马谡一直是以谋士身份献策,轻率地派马谡去守街亭,结果纸上谈兵,丧失街亭,诸葛亮只好劳而无功地退回汉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这是《三国演义》反复强调的内容,也是当代企业家正在考虑的问题。

就深圳来说,首先必须发现和引进人才,然后就是使用、管理,现在必须有一些奖惩制度,古代人到此就为止了,不像我们现在还可能用科学方法评价,过去的评价就是皇帝的一句话、丞相的一句话,或者将帅的一句话。

这些历史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借鉴和启示?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厘清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并不完全是为了了解一些常识,不同的体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对历史的解读都有不同的角度。

第五,人才竞争的启示。

一个集团中没有人才是可怕的,有了人才没有合理利用,不能使其发挥作用,是悲哀的。以诸葛亮近乎神话的形象,却没有让蜀国长治久安,相反在三国中却是最先灭亡的,这一直为后人所不理解。从历史看,蜀国灭亡虽然有偏安一隅,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连年征战,国力、人力空虚等因素,但南宋学者陈亮曾尖锐地指出,蜀国的灭亡,在于没有贤德的君主和可以辅佐的大臣。

1.知人善任是保证事业发展的基础

“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目张,握其纪,则万目起。”合理使用人才就是要区别好管人和管事的界限。不同特长的人才是为不同领域服务的,马谡熟读兵书、胸藏韬略,出谋划策是他的强项。从平定南蛮之乱和反间曹魏取得的成效来看,马谡的能力是无须质疑的,如果从智囊者的角度思量,马谡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幕僚,但如果从战地指挥官的要求评价,他既没有实战经验又死搬教条,所以称马谡是一个人才,就有点难为他了。诸葛亮弃之所长、用之所短,失守街亭自然就不奇怪了。

不同特长的人才在不同领域进行服务。像深圳很多企业,有的可能属于公关型人才,有的学历高,可能属于研发型人才。像荀彧或者贾诩这样的人可能给领导当好谋士,上情下达。所以要知人善任来用人。

克劳塞维茨说“理论应该培养未来指挥官的智力”,“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把丰富的知识转化为作战指挥能力。曹操深知大用者不务细行的道理。刘备虽然在其他方面有些不足,但在建立西蜀政权时,人才济济,而到武侯治蜀时,西蜀人才已经寥若晨星。后来,魏向蜀发动进攻时,蜀国只剩下姜维一人东遮西挡。这时,后方兵力空虚,尤其是人才空虚。

2.培养人才才能可持续发展

刘备在夺取西蜀政权时,身边有五虎上将,又得卧龙凤雏相佐,可谓盛极一时。然而盛世一过,随着这些将领谋臣的相继亡故,西蜀也就人才无几了。吴国的孙权听取了鲁肃的建议,建立了大学社,面向全社会广招人才,才使吴国后继人才源源不断,才会有“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的人才新老接替局面。

有比较才有鉴别。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曹操当权时,推新以待智谋之士,所以在他周围聚集着荀彧、郭嘉、程昱、贾诩、荀攸、刘晔、满宠等,形成一个人才群体。曹操死后,又出现了司马懿、邓艾、钟会等一群身藏韬略的智囊人物,保证了魏国不断强大。

3.要培育人才的忠诚度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当今世界人才流动极其频繁,没有忠于企业的人才甚至没有忠于职守的员工,我们什么事情也无法做成,“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人才的大忌,徐庶终身不为曹魏设一计,固然有其政治诉求和人心所向,但也就失去了其人才的属性。而“忠臣必出孝子之门”的古训也为人才打上了道德的标签,所以,忠诚是人才属性的根本和基石。

人才是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才关乎民族兴衰、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生,爱才惜才、合理使用人才、持续培养人才仍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4.人才流动的自我实现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风尚,极力称赞孙权的“礼贤下士”和“纳奇寻异”,劝说和打动鲁肃。鲁肃经过斟酌、选择,终于改变初衷投奔了孙权。从此他们君臣相济,鲁肃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

君择臣,臣亦择君,“君择臣”在人们看来天经地义,不足为奇。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如现代所云的人才流动的生动局面。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地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

人才流动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而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是人才的一个特征。流动可以为人才实现高层次精神目标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人超出物质需求的局限,致力于高层次精神目标的追求,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想当年,诸葛亮如果没有等来刘备,大概只能当一辈子“村夫”。尽管他素有凌云大志,但村夫毕竟还是村夫,总得计较春种秋收,吃饭穿衣。长此以往,他那出众不凡的志趣也终会被消磨殆尽的。

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人才流动是启示也是压力。由于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成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因而使管理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担心本单位人才流失,管理者将更加注意爱才、选才、用才、护才。这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最后结论就是,深圳企业只有把握人才的竞争,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去完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把握用人机制的核心,切实从员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空间出发,留住优秀人才,发挥优秀人才的这种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财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