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以唯物史观引领“三大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收藏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唯物史观要作为一个出发点、作为一个启示性的原则来起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此基础上要有众多的、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式能够产生并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而其中作为出发点和启示性的原则无非是切中现实这一根本要求。有些人觉得关注现实的人没有理论水平,或者不需要理论和学术,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所谓“现实”,和我们一般讲的“事实”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过多信赖所谓事实,即单纯实存的东西,但这还远不是现实。“现实”不是我们睁开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不是通过知觉能够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按照黑格尔的定义,现实是实存和本质的统一,是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现实”不仅是实存,而且是本质,而“事实”只是单纯的实存。按我的基本看法,直到黑格尔、马克思才真正提出了把握现实的要求,以往的哲学恐怕还完全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本质的东西、必然性的东西,或者实存中的本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不是通过知觉能够给予我们的,它需要深入的理论才能通达,才能被把握住。海德格尔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评论当时的历史理论时说,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是深入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比其他的历史学更加优越;看来胡塞尔的现象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那种维度,只有达到了那种维度,才可能有资格与马克思主义对话。在1969年的晚期讨论班中,海德格尔又讲,“现今的哲学”只知道跟在知性科学后面亦步亦趋,而完全不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两重独特的现实,即经济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需要的架构,而马克思主义懂得这双重的现实。现在我们一讲到现实,就好像是睁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其实要能够通达和把握现实,必须诉诸很高的理论要求。要想能够把握社会生活的实体性内容,就要深入现实当中,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是一个关乎根本的方面。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