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高房价真的会降下来吗?
在线阅读 收藏

住房并不是刚性需求,对居民来说,有房住,才是刚性的。有房住不是拥有房子,有的最低标准应该是租。房子的基本属性是商品的,商品的价格应取决于供求,而若是正常需求,便会随价格的提升而下降。之所以会出现房价高企,却买不到房的怪现象,那是因为有过多的人,把房子当做投资品来炒作。商品是为了消费而购买,投资品是为更高价出售而买。而“人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是形成房价只涨不跌预期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打掉人们对于房价将继续明显上涨的预期,炒作之风才会降温。说到底,房子多了,房价才会下降。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在于“安居”。无论是发达如美国,现代化如新加坡,还是高房价城市如香港地区,政府在为公众提供租赁房上,都算尽力。如果我们增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而且坚持数年,效果定然显现。

珠海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先生就是我们珠海人,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也是珠海人,所以我来到这里非常高兴。

我要谈的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就是房价。我们可以看从1998年到今天,中国城市的房价一直在上涨。国家先后调控了6次,每次调控,刚开始都说“一定要让高房价下来”,结果没有哪一次不上去,而且上得更快,每次都超出我们的想象。今年(2010年)过去的“两会”,有一半以上的提案和议案都是有关房地产市场的,大部分都跟高房价有关。两会结束后在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问,现在房价特别高,大家都担心经济泡沫,担心房价会崩溃,问总理怎么看。总理说,张泉灵说的问题他很担心,如果经济泡沫破裂,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温总理亲口说:一定要让过高的地价降下来!但是两会代表委员的声音还没有落地,温总理的担心,他的话还言犹在耳,人代会闭幕的第二天即3月15日,北京卖了六块地,其中三块地做了“地王”。这是什么样的三块地呢?一块在北京的南五环之外,离河北省还有八公里;一块在东五环,离首都机场不远,首都机场的位置和珠海机场的位置差不多;当然还有一块稍微靠近市中心一点,它在北四环附近,这块地的楼面价是2.9万,五环旁边那块地是2.75万。假定开发商只想获得10%的利润的话,北四环这块地要卖5万块左右,东五环这块地要卖4万块以上。谁得的“地王”呢?都是央企,有一家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一家居然是烟草公司,还有中信地产。于是大家就纷纷指责说,央企太不像话。所以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3月18日下午紧急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让78家不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退出房地产市场,还剩下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3月19日北京市国土局就说,以后在拍地的时候,不见得谁出的价高就把地给谁。现在中国这个房地产市场又到了抉择方向的时刻,我们要问“中国的高房价,会不会真的就下来?”

首先这不是感情的问题,很多人把房价上涨归咎于感情因素。有人说是丈母娘推动了高房价,丈母娘说你不买一套房子就不要娶我女儿。还有人说,单身女青年推高了房价。这些说法是没有道理的。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土地稀缺决定了房价高。猛一听很有道理,土地的确是稀缺的。土地到底是不是稀缺呢?中国有13亿人,假定每人需要20平方米,这才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土地?何况房子还要盖七八层高呢?过去土地也是稀缺的啊,为什么房价没有这样疯涨呢?有人说刚性需求,就是人们总要买房子,多少钱都要买,这就是刚性需求。这个刚性需求也有问题,什么叫刚性需求?甭管多少钱都要买才叫刚性需求,多便宜多贵都要买这么多,这就是刚性需求。房子是这样吗?这不是吃盐,盐这个东西就算卖到100块钱一斤你还得要吃,因为你没办法,没有替代品,你只能吃盐。房子有没有替代品?有。你不买房总可以租房子,每天要有睡觉的地方就是刚性需求,否则就睡在马路上了,据说现在香港在出租集装箱。每天有个住的地方,居住是刚性需求,每个人到晚上都要找个地方睡觉去。但是购买房子,拥有产权,不是刚性的。实际上北京现在有很多人在蜗居,在蚁居着,你怎么能说这是刚性需求呢?刚性需求就是没钱也要买房子,这个不是。

我们要明白一个复杂现象,难以判断一个现象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事情背后的原理,什么事情背后都有原理,原理就是它何以如此的东西。

我们看看房子,房子有两重属性,第一重属性是,房子是一个普通的商品,什么叫“普通的商品”,就是你购买它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它,消耗它,消灭它。比如说你买一个苹果,是为了吃掉它。一个商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且需求的力量非常明显。如果我们把房子作为一个普通商品,中国现在房价确实是非常高,按绝对价格,把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美国的房价和中国的房价是一样的,而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0左右,这样看来我们这个房价确实是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它是普通商品。普通商品的特点是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少。

但是房子还有第二重属性,它还是投资品。什么叫做投资品?我购买这个东西不是为了消费,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把它卖出去。投资品的对象我们叫资产,房子是一个资产,资产可以是实在的东西,比如说房子,也可以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好比股指期货,就是我们说的买空卖空,赌股指,股指就是观念当中的东西。假如说去年的辣椒价格涨了100倍,那时候的辣椒就不是个消费品,而是一个资产。房子也是一种资产,因为它可以存在好多年,而且它的价格是变动的。当房子是一个资产、一个投资品的时候,它的价格就无所谓高低了,只要大家预期说它将来的价格会比今天更高,那么就有人会买。我们在理解房子和抱怨高房价的时候,你得注意到它如果是资产的时候是无所谓高低的。

那好,即使说它是个资产,我们知道所有的泡沫都会破裂,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它只是个小小的资产价格破灭引起的,什么东西?美国的房价。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呢?次贷危机来的。次贷危机是怎么来的?比如说,美国的穷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美国政府也想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上一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次贷。因为90年代后期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为了解决经济的紧缩就不断地降低利率,美国人借钱的成本很低,最后的利率是零,日本现在的利率还是零。借钱的成本非常低,钱非常容易获得,经济学有一个专门的词表示钱多,就是“流动性过多”或“流动性泛滥”,流动性是指这个钱可以换成东西,有什么东西就立即有流动性给它冲销。美国的流动性过剩,美国人有什么可买的吗?没什么。它的日用消费品都是中国人生产的,很便宜。美国人最后也是拿钱去炒房地产,如果银行有钱,流动性泛滥,银行也要想办法赚钱,就是把钱贷出去。美国穷人很多,如果光靠有钱人银行也发不了财。银行先是贷款给有钱人发现赚钱不多,后来就贷给低收入、中低收入者,美国的中产阶级虽然多,但是低收入的也很多。最后布什总统是这样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让银行贷款给穷人买房,银行主动找穷人,就说贷款买房子吧。穷人说没钱,(银行说)没钱不要紧,首付是零。(穷人说)零首付也贷不起,因为工作都没有,利息都付不起。银行说没关系,前五年零利息,没钱也马上可以住进房子。那五年以后怎么办?银行说五年以后就更没关系了,按照过去的经验房子是年年上涨,五年以后你这个房子会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你不单可以还贷款,还可以赚一笔。这样傻子也愿意贷款啊,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因此就贷款给这些穷人。可是银行也不是傻瓜啊,银行知道肯定有一部分人还不起。怎么办?美国人很聪明,就有两家机构出炉了,一家叫房地美,一家叫房利美,名义上它是俩公司,实际上它是受美国国会保护的两家金融机构,它们不是发贷款的。银行发贷款出去就没钱了,没有钱怎么能挣钱呢,房地美、房利美就给银行钱。“两房”的钱哪儿来的呢?它的钱是政府给的。“两房”不断地给银行钱,银行不断地贷款给穷人,穷人确实住上房了,有的穷人还借此发财了。“两房”想万一将来出事怎么办,于是房地美、房利美就把债券打了个包,“打包”就是把债务标准化,做成时间、利率、期限的标准化处理,做成债券来卖,卖到全世界去。中国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都买了大量“两房”的债券,包括香港的阿公阿婆。这些东西为什么有人买呢,这些东西是美国人设计出来的,你不信美国人信谁?你不信华尔街信谁?来买吧。因为只要房价在涨,坏账的比例是很低的,你的债券是可以回收的,而且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都买了,全世界的人都买了,大家在赌美国的房价永远上涨,如果房价永远上涨当然大家都相安无事,但是没有永远上涨的东西,包括美国的房价。为什么呢?因为好比说,一个东西的价格不断地提高以后,首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高,有的人承受能力低,房价高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必定有一部分人心理防线守不住了。肯定有人觉得房价太高了,于是这一部分人在他们认为不会再高的价位上就出手卖东西,包括卖房子。当这些人卖的时候就有“传染效应”,传染其他人,当心理防线崩溃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时候,那是什么东西都拦不住的。房价就是这样,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崩塌。终于美国的房价在2007年的六七月份就开始掉头向下,出现了崩溃的局面。这时候银行一片烂账,但是美国人不怕,因为都卖出去了。最后担心的是买了垃圾债的人,包括中国人,全世界许多人,美国都把负担转嫁给他们了。相当于说布什总统用那些本来买不起房子的穷人做了道具,进去表演了一番,住了几年房,最后搬出来了。布什总统就是这样解决住房问题。

但是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就在于,牵涉了美国所有的金融机构,因为它的量是一个天文数量级的,杠杆非常长,一块钱可以干100块钱的活。杠杆太长、链条太长,所有的银行都卷入其中,包括花旗银行。美国多半家庭都受到了影响,都买了这个玩意儿,因为它节节上涨,就像买了一只股票,你看着天天上涨,其实你股票的价值是一种账面利润,一旦下跌的时候这个账面几天就可以化为乌有。因为美国人不用担心明天,赚了钱就大胆地花钱,没有储蓄的习惯。美国人把钱都花了,买债券的人买房子的钱都是借来的,房价上涨他资产涨,房价破灭他资产是零了,但是账面还在。怎么办?美国人就开始节俭了,开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便做平自己家庭的资产负债表,美国人就开始前无古人地储蓄起来了,他一开始储蓄可就要命了。因为美国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主要出口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对我们经济占GDP的贡献率是40%。深圳、珠海、汕头、东莞、浙江等沿海地区靠什么支撑经济增长,就是靠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大部分是加工业,加工的产品都卖到外国去。这么大量的加工业吸收了我们其他地方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大量GDP,而且还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如果没有出口中国的GDP绝对不会有今天这么大,其中40%是出口的贡献,而且其中最大的是对美国的出口。如果美国人变穷了,他不买你的东西,你对美国的出口就要下降,美国一不好欧洲就要完蛋,因为欧洲80%的公司是由美国人控制的,欧洲的进口也要减少,中国对全世界的出口都要下降。出口一下降,沿海地区就失业增加,GDP就下降。

为了应对出口急剧下降,GDP下降的局面,我们国家采取了一个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现在这个经济是金融推动的经济,如果资金一断裂企业就要完蛋,所以得紧急注入资金。这4万亿还不够,因为这是两年的钱。我们又采取一个办法,就是信贷投放,大开闸门,银行系统放了9.6万亿出来了。这么多钱到哪儿去了呢?那个钱到了国企手里,4万亿也好,9.6万亿的天量信贷也好。我们把这个政策叫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钱到了国企的手里,特别是央企。什么是央企,就是全国人民都是它股东的企业就是央企。央企有了大量的钱,有了钱干什么呢?央企得到这些钱以后不会投资一般性产品,因为这些产品都过剩了。它干什么去了呢?就干那个能赚钱的,炒资产,会不会炒股票呢?也会。但是炒股票这个玩意儿风险也很大,也会亏损。于是央企就去买地,它发现买地这个事很好,买了地之后就有这块地的垄断经营权。央企做地王是因为它太不差钱,钱太多了。

同时,央企去年的赢利是1.2万亿,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办呢?按照央企的性质,它应该给每个老百姓分钱,这是肯定的,任何国家的国有企业都要给每个老百姓分钱,1994年之前央企的利润要上缴中央财政,经过人大讨论决定这个钱去哪里,当然有一部分返回到央企继续经营,还有一部分用到公共福利事业。但是到1994年出现了所谓的“民进国退”,央企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还有下岗职工问题。央企经营状况堪忧,为脱困,1994年开始实行一项临时财政安排,央企的税后利润,不再上缴中央财政,而是留在企业内部,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后央企经过重组、集中、上市,不但扭转了整体亏损的局面,而且借助垄断地位,央企积累了巨大的利润。

央企钱太多,又不上缴财政,又不给我们分,就只能买地皮了,做最保险的投资。这是高房价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地方政府。1994年开始,中国实行一种新的财政管理体制。什么叫财政管理体制,就是税收如何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成的制度,财政制度是一个国家核心的制度之一。1994年我们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什么叫做分税制?就是把全部的税分成三类,一类是中央税,好比说关税,这个税收完全归中央财政,由中央政府支配;第二类是地方税,这个税完全归地方所有;还有一类中央地方共享税,这个税收上来一部分给中央一部分给地方。所有最大的税,或者完全归中央财政,或者大部分归中央财政。中国的第一大税是增值税,它占我们全部财政收入的40%以上。在美国第一大税是个人所得税,它才占20%多。这个增值税中央拿75%,地方拿25%。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的所得税全交给中央,地方企业的所得税交给地方。地方还有什么企业没?基本上没有了。营业税是地方税,有的营业税比较多,大家可能容易误解,以为营业的都是营业税,不!商场卖东西交的税是增值税。营业税是提供劳务的人交的税,比如银行、电信、保险、体育、文化,卖房子(销售不动产)的,这个交的税是营业税。但是银行交的营业税全都交到中央去了,剩下的比如像固定投资房地产调节税、印花税、契税等每年收入不了几个子儿这个给地方了,中央把大头拿去了。但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越来越多了,都是上面请客下面花钱办事。

地方政府还有一个冲动,就是要追求GDP的排名。我们现在有一半的省GDP达到了1万亿元,都在追求增长,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地方政府没钱,很多财政都是赤字的,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只规定中央财政可以有赤字,发债券,国债就叫做赤字,一分钱的国债就是一分钱赤字。国债就是中央政府欠的钱,地方政府除了去年的特殊情况以外,都不允许发债的,不允许有赤字。虽然说不允许有赤字,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赤字。但是还要干事还要追求GDP,怎么办呢?卖地。为什么?按照宪法中国的土地是两级所有,农村的土地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那个村是那个地的所有者,所以说村长是很有权力的。城市的土地是国有的,农村的土地只能农村的农民使用,比如宅基地。城市的土地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划拨,协议使用。像珠海咱们建一个大学城吧,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师大珠海分校,它们得到地是按划拨和协议的方式,很便宜,珠海市政府没有得到什么钱。还有一种是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这个我们是学香港的,香港就是招拍挂。地方政府肯定愿意招拍挂,因为一举两得,一卖地就有钱了,地方政府是这个土地的垄断者。第二个,一卖地一盖房,因为房价一般比地价贵,地价越高房价越高,所以一卖就有GDP。卖得越多GDP越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GDP 60%是房地产,去年GDP增加10%,房价增加一倍,如果北京的房价不红火的话,北京市的GDP是负的,全中国的GDP也都是负的。你看这一卖地,又有GDP的增长又有钱花,这叫土地财政。分税制下给的钱不够,地方政府只能卖地。但是卖给谁呢,正好有央企,他们钱太多,他俩就结合起来了吧。这还不够,还差一个人,光盖房子,把地卖出去了,房卖不出去怎么办?正好又来了一波人,谁?有钱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GDP全球第三,同时我们产生了一个相当富裕的阶层,这个阶层富裕者的数目和富裕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2009年全世界的奢侈品市场都在萎缩,萎缩50%,而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50亿美元,增加了50%。你到美国最奢侈的商场去看,到迪拜、东京等地方去看,购物的,大包小包都满的全都是中国人。巴黎的戴高乐机场掉下来个螺丝,砸伤的7个人,也有2个是中国人。中国的富人到处都是,他们的富裕程度令我们瞠目结舌。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地带,我们已经到了孔子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说“如果我们将来发展起来了,但是出现了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我们就走上邪路了”。我们现在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呢?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一个报告说,中国最富裕的10%的人跟最穷的10%的人的差距是23:1,美国是9:1,日本是7:1。你如果用最富的1%跟最穷的1%相比,那估计得差好几万倍。

什么人如此的有钱呢?

第一类是腐败的官员。好比说最近我们网上有一个著名的《局长日记》,韩局长。上海的韩寒说这还是个好局长,为什么呢?因为他没包二奶,给他相好的钱很有限,就是一个手机。但是他的工作就是受贿、吃饭、公款旅游等。这就是第一种,腐败者。

第二类是垄断企业的员工和他们的高管。好比说中国平安的老总,年薪是6000多万,中国平安是什么公司呢?它买了比利时跟荷兰的富通银行,富通银行的股价跌了96%,他投入了200亿,跌了96%,等于说基本上全军覆没了,他照样领6000多万的工资,这是高管的收入,它的普通员工的收入也远远多于我们。

第三类是一部分个体户、民营企业家,诸如“煤老板”、“温州人”等,但这些只属于少数。

邓小平同志讲,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最后我们共同富裕。我们靠什么来保证共同富裕呢?邓小平讲,靠一个事就可以保证共同富裕,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就能保证社会公平。因为公有制的本质,公有制为什么存在,我们知道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央企)它不是一般性的企业,赚钱不是它的目的,维护公平是央企唯一存在的理由。央企就是保证垄断了不要紧,赚了钱应该要归于全民所有,这才能保证共同富裕。

但是,30年来我们很好地贯彻了“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且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但是我们没有做到共同富裕。如果以公有制为主体,你没有同时做到共同富裕,这就有很大很大的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住了,但是公有制没有追求公共福利,反倒追求自己的利益,什么赚钱做什么。

垄断行业的职工,垄断企业的员工和部分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事实上最富裕的人群,富裕人群的主体是他们。这三个力量,就是太富裕的一部分人。在座的都买不起房,98%的人买不起房,但是剩下2%的人足可以把房价推高。过分富裕的这一部分人,太不差钱的央企和过分追求经济GDP增长的地方政府,这三者在高房价上找到了均衡点,没有高房价,这三者的利益没法均衡,在现代的制度下没法均衡。

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让房价回归理性,达到人民满意的水平,要改革的是我们这个制度。

第一个,房价居高不下的总根子只有一个,就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死保8%。如果我们看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一年不把GDP的增长定在8%的。保8%,大家知道朱总理当总理的第一年经济就很差劲,为什么?他1998年当总理,199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他当时说我们的经济GDP一定要保8%,但达到了7.8%。每年都是8%,好也是8%,坏也是8%。比如今年,全世界都说中国的GDP能够达到10%,但是我们仍然说是8%。我们说,我们不是说只追求速度,还要调结构,因此定到8%。首先GDP是一个价格概念,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从2007年开始下降,到2008年12月才转正。CPI下降叫通货紧缩,什么叫做通货紧缩,就是一般性商品价格下降,就是你今天不买,明天更便宜,大家不买东西,生产者不敢生产很多东西,所以失业就多,通货紧缩的时候失业就多。当通货膨胀时,就业肯定好。所以通货膨胀跟失业肯定是跷跷板,当通货膨胀低的时候失业率高。当我们CPI下降时,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工作,教育部的数据是大学生25%没找到工作,很多都是“被就业”了。GDP要保8%,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要忘了,有就业的GDP才有用,没有就业的GDP是没有用的,光炒房子是没用的。死保这个,地方政府只能卖地,只能推高房价,一定要改变这个。虽然我们现在说不要“为GDP马首是瞻”,不要把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标准,但是实际上还是以GDP为政绩考核标准。国务院3月12日开常务会议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说“要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这是原话。就是只有“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没有涨,或者是涨得还不够快,或者只是“较快”。我们是抑制它“过快”上涨,只要它“较快”上涨就行了。有任何一个政策文件说要让“房价下降”没有?直到今天,没有!政府是利益中人,它是高房价的利益中人,当利益中人的态度,就是仅仅“抑制过快上涨”。

地方政府如果不搞房地产,怎么能完成上面的任务。如果是全国8%,广东就得16%。所以我们要考核一个地方政府,应该是这个地方的民生,比如说房价不能过高,这是一个。因为政府存在的意义跟央企存在的意义是一样的,就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否则要你干什么?央企跟地方政府一样,它们存在的目的之一是让老百姓住得起房,可是它们行为的结果是让你们住不起房。所以说,GDP冲动首先要改,要以民生为本。

第二个,要改革分税制这个财政体制,要让地方政府拥有它执行职能所需的可靠的收入来源。否则的话,地方政府也是一个政府,中国是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政治体制,地方政府的利益跟中央政府的利益不完全一致,漠视地方政府的利益是不可以的。毛主席早就讲“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关系”,他意思是说中央的利益和地方的利益是有差别的。珠海人民的利益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利益“根本上是一样”的,根本上一样,就是两样。它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尊重地方这种权利,在必要的时候要允许地方发展,要把更多的税给地方。比如说增值税完全可以五五分成,因为中国的总体税赋非常高,中国的总体税赋世界第一,而且,中国政府除了征税之外,它还有非税收入,就是费。以房地产为例,北京市有40项费,最后房子卖了一万块,其中有3500块是土地的获得、整理、拆迁、回迁的费用,有1500块是利润,剩下的钱是各种税收、费,税费都给了政府。个别地区有60项费用,那个费用是重复收的,比如说图纸放大费。在英国,政府得到的每分钱都要纳入预算,政府花的每分钱都要在报纸上详细公布。

有一个指标叫“税收痛苦指数”,我国税收痛苦指数世界第二!税收痛苦指数第一的是法国,法国虽然收的税多,老百姓也骂娘,但是法国的财政支出都是福利,老百姓还能把钱拿回来。法国的福利非常好,跟英国差不多,从摇篮到坟墓。法国妇女一怀孕就开始补贴了。在美国妇女生小孩,年龄大的产妇,小孩必要的营养都是政府掏钱。法国女人一怀孕就开始给你补贴,咱们能想象得到吗?它福利非常好,法国人觉得也就认了吧。咱们中国税收痛苦指数第二,税赋第一。(税)收上来干什么去了呢?大街上写的口号“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咱有些地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了。每年公款吃喝、公款购车、公款出国9000亿。所以我们要降低总体税赋。

第三,我们要把财政支出惠及民生。好比说,我不怕你房价高,政府有一个责任要完成,就是政府应该关注最穷的人,让最穷的人住上房,就是建廉租房,政府不应该搞经适房和两限房。我们知道现在中国人得到房子付出的代价不一样,有的人免费就获得了,有的人是房改房、成本房、两限房、经适房、商品房,都不一样。为什么不应该建两限房,因为两限房照顾的是所谓的“夹心层”,上下够不着的,这些人不是政府(应该)关注的对象,政府只应该关注最穷的人,那个夹心层是可以租得起房的。而经适房比两限房更严重的问题是,你不知道谁是你要照顾的对象。甄别的成本过高,实际上最后得到房的是有钱人,为什么?因为没钱人是没有钱去贿赂别人的。政府为什么不愿意建廉租房,愿意建经适房呢?因为有利益。你不要以为政府的人和我们一般在座的人是两类人,错误,是一类人,他们仍然有自己的利益。好比说,如果我是政府,你是申请经适房的,如果我把房给了你,我凭什么给你?我们得有某种交换,这就是寻租。因为我给你以后,你转手就可以卖几十万,有钱大家一起赚,经适房造成严重的腐败和不公平。为什么?因为经适房、两限房那个房是归你所有的,你是可以卖的,而廉租房是不能卖的。新加坡70%的人住在租屋里,就是廉租房,所以政府只应该建廉租房,不应该建经适房。而经适房和两限房的价格是参考商品房的,北京一般的房子三四万,两限房是一万多,难道这是给穷人预备的吗?政府只应该做一件事,就是建廉租房,所有的其他房都要停下来。政府只要把最穷的人的住房解决了,政府就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的住房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让房价过快下降,会造成比高房价更严重的问题,政治家要有这样的勇气面对高房价,你不要指望房价马上就能下降。

第四,央企的钱要尽快上缴。央企利润不上缴要改革,我们从2008年1月份开始规定央企要上缴5%~10%的利润,但是没有听说哪家老老实实上缴的。凭什么不上缴?所以就有代表提出来说,一年先分老百姓3000块吧。

还有“招拍挂”制度也要停住,土地“招拍挂”制度要改革。因此,财政制度要改革,央企利润不上缴要改革,最后是政府的职能要转变,不能老是追GDP去。

再来说说很多人担心的物业税。“物业”这个概念是一个糊涂概念,这是学香港,香港把这个税叫“物业税”,就是对拥有完全房产的人开征的物业税。而我们买房子,只是付了70年的房租,因为这个地不是你的,假定征物业税,你买房的时候一下子交了70年的土地出让金,就是国家把地租给你了,租期为70年,就像你租了一个店面,地方还是人家的。物业税就是把你一次交70年的,改为一年交一次,交70年。那你想想,这对现在的房价是沉重的打击吧。你今天说征物业税,明天房地产就崩盘。

还有法理不通。为什么?我不是所有者,为什么要征收物业税,因为房子是不动产,房子、土地不能分离啊。如果你只征砖瓦沙石的话,能征几个钱?自打建成之后,每秒钟都在贬值。房子越来越贵,不是房子在升值,是地在升值。地又不是我的,凭什么征?

还有,在同一个小区怎么征物业税,你就得评估我的房子,当你评估我的房子时按什么价格评估?美国有物业税,它是比照周围房子的市场价,然后打个折来征。那我们的怎么征?有人说,第一套不征,第二套以后再征。那就更错,物业税是一个财产税,买一套两套三套都应该征,即使我买了多套房,每套房都是按市场价格买的,我都已经付了足够的税费,为什么还要歧视我?

另外,物业税在美国是个社区税,这个税用来干什么呢?社区的保安、小学校、幼儿园、停车场,就干这些事。而现在咱们征物业税,连车位都卖了,不该卖的也卖了,你买了停车位还得收费,而且上学也得收费。因此没有解决这个税怎么用,怎么能乱征呢?

美国曾经一度想要开征增值税,增值税是欧洲税,美国是所得税。有些人说想要征增值税,立即有议员在国会里面讨论说,如果美国要征增值税,那我们要减少哪些税呢?结果讨论不出来,说不能征。

而咱们现在遗产税、环境税、物业税都说要征,可我们的预算支出如此的纷乱,税收如此的繁重,全部都没有解决好,怎么能靠一个征物业税解决问题呢?

所以我们对房价可以做这样的预计,它有两种前途。

第一种,就是我们严肃地作出了承诺,不是控制、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是叫它“稳定”,或者“下降”。

然后进行我说的那几项制度的改革,但是还要等几年,房价才会有明显下降,因为现在银行的风险太大了。房价涨得过快,现在一下降,很多人会把房子扔了跑了,银行有风险。银行正在进行压力测试,五年到五年以上按揭的人占了多数,所以说五年是一个观察点,五年过去了,有一部分人不再还贷了,银行的损失不会太大。所以说,今年房价可能还会上涨!因为它不能哗地下去给你一个预期,如果大家都预期它下降的时候,它就要崩溃。今天说对“地王”要限制,过几天还会有别的说法出来,它要让你的预期平衡,房价不会哗哗涨那么快,但它不会哗地下降,房价的下降是一个时间问题,可能对老百姓来讲是没有资格等待的,利益是最顽固的,总理说话也不顶用。

还有另一种前途,我们仍然追求GDP的增长,分税制的体制不改、“招拍挂”的制度不动,房价经过短期的停歇之后,它会涨得更快。房价的高低,谁有能力让它下来呢?不是购房者,是政府。政府只要有决心,就能办到。高房价还是会维持下去,它会缓慢地下跌,而且越是好的楼盘跌得越慢,甚至不下跌。

大概这是今年中国房价总的趋势。我就先讲这么多。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