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人民中汲取改革的勇气、智慧和韧性
在线阅读 收藏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李克强总理这番话,强调了当前继续推进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并指出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和动力所在。所谓的“阻力”,是指改革将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因而会受到固有利益者(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尽管李总理没有点明,但很显然,阻挠改革的,是占有固有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利用法制的不完善和体制的不健全,在改革过程中攫取了大量非法利益,而继续推进改革,则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因而会受到他们的激烈抵抗。近年来,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人民长期呼吁的改革,由于既得利益者的阻挠,迟迟实行不了。一些改革在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下,变了味道。还有一些改革举措在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下,迟迟不见成效。所谓改革的“动力”,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对继续推进改革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他们是改革最大的支持者。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本应该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但由于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和干扰,使一些改革举步维艰或者偏移方向。因此,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继续推进改革,实行真正有利于人民的改革,这是改革的最大动力所在。

在继续推进改革问题上,中央高层与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是一致的。对群众来说,只有继续改革,才能实现他们的利益诉求,满足他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高层来说,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中央高层和人民群众中间,往往隔着既得利益者,主要是少数政府机关及领导干部、少数垄断部门和行业,还有少数学术精英,他们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了利益同盟。既得利益者上与党和国家利益相对立,下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对立。继续推进改革,必须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突破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挠。但既得利益者很强大,政治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政策的解释权和执行权,甚至一定程度上掌握着政策的制定权;经济上,他们垄断着大量经济资源,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的价格具有定价权;舆论上,有一些专家学者替他们说话,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话语权。曾经有一句话,“政令不出中南海”,表明既得利益者的力量强大到能够在一些时候阻止和扭曲中央惠民政策实施的程度。

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改革难度再大,也要继续往前推进,再深的水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改革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并且李总理指出了突破改革困境的办法——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改革所需要的勇气、智慧和韧性。这个判读无疑是正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的支持,才夺取了政权,巩固了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党离不开人民,就像古代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离不开大地母亲,只有从大地母亲那里,才能汲取无尽的力量。党一旦脱离人民,就一事无成,甚至离失败不远了。苏共脱离人民导致亡党的教训,殷鉴不远。

今天,要继续推进改革,党和政府还要继续全心全意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改革所需的勇气、智慧、韧性。首先,从人民群众中可以获取改革的勇气。因为改革有利于人民群众,也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有了人民的支持,党就获得了无尽的力量源泉,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既得利益者再强大,也不敢公然站出来与人民作对。依靠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就能够获取战胜改革过程中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其次,从人民群众中可以获取改革的智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党的智慧,领导人的智慧,归根到底来自人民群众,是党的领导人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果。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首先由安徽小岗村的农民发明的,被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发现后,在全国范围予以推广。依靠人民,党和政府就有足够的智慧破解改革中的各种难题。最后,从人民群众中可以获取改革所需的韧性。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人民群众同既得利益者的博弈,鉴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改革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间必然经历各种反反复复,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推进改革需要领导者锲而不舍,有极大的韧性。而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他们的利益没有实现,就会始终如一、持续不断地呼吁、要求和推动改革,绝不会向既得利益者妥协。因此,依靠人民群众,党和政府就能获得持续推动改革所需的韧性。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实行了一系列得民心的改革举措:一是做出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领导人带头轻车简从,杜绝铺张浪费。八项规定实行以来,取得良好成效,多年未能解决的公款吃喝现象大量减少,高档白酒价格应声而落,高档酒店生意大受影响。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好评如潮,让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改进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和决心。二是计划于2014年6月底前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项改革措施对反腐败十分有用,为下一步推进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奠定了制度基础,此消息发布后,一些领导干部开始抛售房产。同时,不少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一旦实行,将对抑制房价起到有利作用。三是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这些都是得民心的举措,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下一步,继续推进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继续推进改革。而要推进改革,党和政府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用拥护作为制定各项改革措施的基本依据,从人民中间汲取改革所需的力量、智慧、韧性。改革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汲取力量、智慧和韧性,主要有三个实现途径:一是推进公开化、透明化。与改革相关的信息应尽可能公开,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只有首先满足了知情权,才能为他们参与改革、监督政府奠定基础。凡是侵害人民利益的改革举措,都是见不得阳光的,只要真正实现了公开、透明,既得利益者就无计可施、无处遁形。二是发动群众参与。改革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参与改革理所当然。只有人民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保证他们的发言权、参与权,才能确保改革的举措得民心、顺民意。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三是推进“扁平化”,实现高层与基层直接联系。既得利益者卡在高层和群众中间,导致“中梗阻”,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受到严重的干扰,甚至扭曲。解决的办法,是减少层级,打通高层与基层直接联系的通道,使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意见、要求及时反馈到高层,同时使中央的政策直达基层,切实保证执行中不走样。

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进代表选举,加强选民与代表的联系,使选民的意见通过人民代表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促使政府部门做出的改革举措,能够体现人民的意愿。二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在此基础上,确保人民的参与权、监督权。凡是能公开的政务信息,都要尽量公开。特别是预算和决算情况、“三公”消费情况,要用群众能看得懂的形式公开,便于群众监督。对于存在问题的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依法严格问责。三是发挥大众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大众媒体发表意见,形成大众舆论,是群众监督政府、影响决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意见表达的渠道和监督政府的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网上舆论的健康发展和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四是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政策的制定,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吸收群众代表参加,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五是发展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最早来自西方,它强调群众的直接参与,是对目前普遍实行的代议制民主的补充。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就目前来说,在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同时,还应当推广和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如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发表意见,使基层政府的政策制定更多考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使之成为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制度载体。六是畅通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渠道。目前不少地方都实行了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如市长(局长)接待日、市长信箱等,应进一步完善,使之发挥应有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领导干部在网上开微博、博客,直接与网民交流互动。

发动人民参与改革,从人民中汲取改革所需要的勇气、智慧和韧性,要注意纳入法治轨道,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治参与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在发动人民参与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又尊重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权利,一切都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