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文学的三重基质与时代使命
在线阅读 收藏

文学具有不变的三重基本质素,这是它从产生时就具有的,可谓“娘胎里带来的”。这决定了它的性质、特征与社会功能,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自身的时代使命,即每个时代都会因其特有的性质而产生对于文学的需求;文学也会因其基本质素的决定,而产生时代使命的向心运动,“自动”“自然”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并因此使自身得到发展、提高,延续生命,开辟未来。这是文学之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虽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学的这种基本质素,会有非本质性的变化,尤其它们的形态,会取多种样式而存在,但它们的基本的性质却未曾改变。历来的文学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或违反文学的这种基质,去从事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而他们对于文学的这种基质的不同态度,则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的成就。人们已经注意到当今中国文坛的一些不理想、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并且为此而感叹与忧虑。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众多的原因,但究其实,最根本的“底数”,当是对于文学的这种“三基质”的轻忽与违背。的确,当今中国文坛存在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以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来否定文学的这种三重基质的现象,有的“先锋作家”和“前进的理论家”,甚至以嘲笑的态度和“气势”,对待或谈论这“三基质”,虽然在行文上未必直接使用了这三个基质的名词术语。但其理论实质和内在精神,都是否弃或批判文学的基本质素的。这是甚为令人惋惜而遗憾的。

1.文学的第一个基本质素就是它的社会性。文学是社会的产物,是反映、描写社会生活的,是由具有社会性的作家创作的,作品产生之后进入社会,便必然产生它的社会效应,这便是文学不变的特性。“社会”,好比如来佛的掌心,“文学”这个孙悟空,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它的掌握。马克思指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三个形态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则说:艺术是“作为现实的形式”而存在的。一个从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方面,另一个从客观现实反映自身实现方面,从根本上论证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社会性。在西方经典文艺理论著作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同社会的关系的重要论述。格罗塞在他的名著《艺术的起源》一书中,以大量的艺术领域的事实为依据,尤其是原始艺术的材料,论证了人类社会组织和精神生活之间,尤其在艺术领域里,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论证了“艺术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机能”“艺术为生存竞争的手段”等重要命题。他在全书结论中,关于论述“艺术之社会的及个人的意义”时指出:“艺术也不但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品,而且是人生的最高尚和最真实的目的之完成。”他更论证道:“一方面,社会的艺术使各个人十分坚固而密切地跟整个社会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个人的艺术因个性的发展却把人们从社会的羁绊中解放出来。”1373238在这个最后的论述中,格罗塞深刻地说明了作为社会现象与事实的艺术,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坚固而密切结合的桥梁和中介;而作为个人的创造和事业,艺术又同时是人类自我解放的手段和渠道。所有以上格罗塞的论述都有力地和有意义地阐释了艺术与社会内在的、坚固的、密切的、多元的和深沉的关系。

丹纳的文艺理论名著《艺术哲学》也丰富地、深刻地、独到地论证了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丹纳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命题:①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决定于三大因素,即种族、环境和时代;②作家艺术家总是属于“三个总体”,即作家自身作品的总体、一个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总体和每个时代的社会、群众总题。在“三大因素”中,都含有“社会”的内容,因为,种族包括种族、家族、家庭以及个人的才智等在内,它们都具有鲜明而深厚的社会内涵;至于环境,更是与社会不可分离,可以说两者是“互为表里”、彼此包含。至于“时代”,丹纳更有他独特而深刻的阐释,这一点,我们在下面再详述。而在“三个总体”中,他特别强调了“群众、社会”这个总体。但无论是“作家的作品总体”,还是“作家艺术家总体”,都是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社会的产物,都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状况和具体地区、具体时代的人们的心理、情态息息相关。而且,丹纳在论述“三大因素”中的“时代”和“三个总体”中的“群众、社会总体”时,都是将“社会、群众、时代”结合起来进行的。就是说,在他那里,是正确地将这些内涵混融一体地来对待的。社会也好群众也好,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是某个具体时期、某个具体地区的社会,群众也是这样,是具体的时代、具体的社会的人们。他把“时代、社会”,具体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他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一切的基本原因。”他还特别提出了“精神气候”这一命题,说“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他论证道:时代的精神气候和风俗,会通过群众的选择,来支持、扶植某种艺术出现和成长,而抑制、阻止另一种艺术出现和生长。在说到“群众”这一条件时,丹纳指出:“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了几个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的歌声,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合唱。”1373239这里,丹纳具体地也是深刻地论证了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时代精神、风俗、“群众合唱”等渠道,受到社会的决定性影响。

在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著述中,美国著名学者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普遍受到重视的著作,是世界高等学府通用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理论》以归纳的和实证的方式、以确定的理论语言,论证了文艺的社会性。书中,在“文学的外部研究”部分,单辟了“文学和社会”一章,引用各家学说,来详细揭示文学和社会的多方面的关系。其中,明确地指出:“文学作为某一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只能发生在某一社会环境中。”1373240

在当代,由于网络文化的发达,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特别是作家艺术家)接受社会信息的刺激和社会影响的力度,都强化了,获取、了解、传播、利用信息的手段和能力空前提高,世界性艺术、文化交流也空前广泛深入,因而文学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紧密、繁复、多元,对社会的理解也更广泛深入,文学的传播能力、影响力度和社会作用也随之大大强化。同时,在后工业社会,由于种种社会、文化原因,文学艺术的泛化、亚艺术形式的多样发展,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国,尤其从事报告文学、散文写作的群体很强大。这使文学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性也就更加强化了。

但是,现在却存在一种忽视、无视文学社会性的倾向。许多作家不仅缺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种“当时代书记”的雄心大志,也缺乏托尔斯泰那种“写人民历史”的明确意识。我们现代社会的前进性深刻变革,人民文化心理性格的急遽蜕变,社会与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换,都未能得到较好地反映和描写。所多的是社会生活稀薄,主要描写、吟咏、欣赏一己的私情、变相的风花雪月的情调,或者是些和尚尼姑偷情、三角四角五六角的畸形恋情,还有过多的帝王霸业与后妃争风的历史故事,以及武侠故事。更有甚者,文坛风起,投市场之所好,写私生活、写隐私,更热衷于写性;有所谓“用身体写作”和“写身体之作”的说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病症、历史遗憾,也是作家个人的严重损失。

2.文学的第二个基质是任何文学作品,无论什么流派,都具有本质上的现实主义基核。这是由文学的社会性和文学对于事实即现实的依赖性所决定的。作为社会的人,作家都为一定的民族性格、社会生活、时代特征和文化装备所造就、形成和包围。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艺术家的性质面貌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就决定了文艺作品的现实主义的基质。作家艺术家是一个现实的人,生活于一定社会、一定国家、一定民族以至一定地区。这是他的“个体的现实”。这个现实,决定了他的思想、行为、观念、趣味、审美习惯与理想。这些“决定作家个体现实”的客观现实,和“作家个体特征现实”的主体现实,构成了作家的全部现实,形成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这主、客观两个现实,必然会自然地或自觉地、原汁地或扭曲地、原样地或变形地反映在作品之中。这就是作品的“现实主义根基”。无论作品是荒诞还是科幻,是写实还是虚构,是忠于现实还是超现实,都是如此。有人说我只是“写自我”,是所谓“自我表现”,但这个“自我”是社会的一员,摆不脱“社会现实”的限制;若说他“超脱”了,那只能是如鲁迅所说,自己拔着自己的头发要想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如果说这是“个体的(作家本身的)现实主义根基”,那么还有“社会的现实主义根基”。这就是“社会”这个“如来佛掌心”,始终控制着社会的每一分子,连作家在内。社会所处的阶段、时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精神状况,社会的文化语境,都会自动地、必然地贯注于作家的思想意识之中,流注于他的作品之中。当然,可能是间接的、隐晦的、曲折的、稀薄的、变形的。但它的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这是文学的本质上的现实主义的又一个根基。历史上不绝如缕地、接续承继地出现过许多文学流派和艺术技巧,有的是现实主义的变化与改善,有的则是明确地、蓄意地要“摆脱”现实主义的羁绊,或有意地要背叛现实主义,要“反其道而行之”。最显著而突出的应该是现代主义的出现和做法(艺术思维、创作心理与立意以及叙事范型等)。但是,无论哪一位现代主义作家,其作品都是用扭曲的、变态的、荒诞的叙事方式,曲折或凸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现实中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扭曲的心绪魂灵。那现实主义的基质,隐藏在变形的艺术形态之中。借用艾布拉姆斯的比喻,用“镜”与“灯”来区分两类作家和作品:一种是“现实主义的镜子”如实地反映;一种则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灯”,来照射(反射、折射)。1373241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狄更斯和卡夫卡的作品,都有其现实背景,一个是伦敦,一个是布拉格。但一个是可以在“地球的某区域中指划出来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在灵魂之中”。但现实世界的存在则是一样的。文学作品必然具有的“母题”,也都来自现实生活。它是社会生活的结晶。这里蕴藏着深厚的现实主义基质。1373242

承认文学始终存在的现实主义基质,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作家和他的创作是有益的。这可以奠定一个作家本质上的现实主义精神,产生对于现实的关怀与真诚,一种认真严肃的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一种钟情于接受者的真情,一种对现实的责任感。作家缺乏这种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内蕴,就会逃避现实,背离现实,只忠实于自己、表现自己,用自己的壳,同现实隔离。其作品只能是文学泡沫和泡沫文学。

3.文学的第三个基质,就是它必然具有的文化质地与文化含量。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处于前沿的肢体,一方面从文化总体中吸取、接受文化的基质;另一方面,又“输送”、灌注自身的文化于总体文化之中,包括文化精神、文化心理、性格、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其他的文化因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的文化表现、文化活动、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总是从文学作品中获取文化汁液、文化知识、文化精神以及民族心理性格的营养。而作家这一社会角色,又总是作为民族的、社会的“文化人”,相对集中地代表和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和一个具体时代的文化,将之灌注于文学作品之中。文学的这种性质,决定它一面会“受制”于文化这个“母体”;另一方面,它又会做贡献于它的“母体”。由此也就可以论定文学作品的文化含量越高、越丰富、越深邃,它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就越大,它对受众的教益也越大,作家和他的作品的艺术生命也越长久。文学史上那些作为人类文化积淀而流传百世的不朽之作,都是文化含量很高,其所含文化又是民族的、人类的优秀文化,绵延接续地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驱动人类文化的发展,给予思想的、审美的、道德的养料。这只要想一想众多中国的与世界的文学名著就明白了。

严肃的、认真的、真诚的作家,总是胸怀对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生存、命运和幸福的关怀,以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在作品中自然而美好地灌注优秀的、优美的、居于民族和人类文化先列的进步文化。这成为他们的作品的灵魂和真善美的基石。

文学的三重基质,彼此渗透、互相融会、互助互动地存在。文学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或明或隐的现实主义基质,同时,也将民族的、社会的、时代的文化汁液流注于文学作品之中。几乎所有不朽的文学家,都是杰出的文化大师、民族文化的思考人、代言人,都以自己的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优秀文化奉献于全人类。这成为人类文化的承继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渠道。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