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太极函三为一:清儒刘沅对理学本体论的贡献
在线阅读 收藏

清季理学发展总体凋敝,向为学界之共识。章太炎曾说:“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华:多忌,故歌诗之史楛;愚民,故经世先王之志衰。”萧一山也认为,清初理学家“所讨论研究者,皆不过就前人之说,为之推阐证明而已,绝无发明也;此亦清代理学日就衰亡之象也”;“乾嘉以降,经学几成一尊之局,理学已不能军”。“宋明理学之在清代最为不振”,冯友兰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论及清代,也以清初为重点,略及乾嘉,而不及晚清。不过,也有一些学者的看法不同,王国维论清学,谓之“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刘咸炘虽然也说“有清之世,理学最衰”,但其《三进篇》却认为清代理学在道咸之际也有重大进步。事实上,就笔者所见,清代理学的总体凋敝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在个案方面,一些理学家也确实不乏创新,在此方面,刘沅就是一个“道咸以降之学新”的极好例子。

刘沅(1767-1855),字止唐(一说止塘),号清阳子、讷如居士,世称“槐轩先生”,四川双流人。刘沅身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而成学于嘉庆、道光之际,此时正值清学汉学转向并理学复兴之际,故刘沅之学以宋明理学为根本,于天道性命之学无所不究,又因其人生传奇,尊信全真教内丹心法,故其学主张三教合一,颇染于内丹道教。正因如此,刘沅之学能够上接宋明理学余绪,在哲学上有新的建树。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