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仲秋,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的老友王南把一个沉甸甸的纸口袋递到我手里,打开一看,是一套三卷、装帧简洁的新书——《北京审美文化史》!数年之前聊起他和同事在筹备写作这套著作的时候,我曾经有些纳闷:一直在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特别是诗学研究的他,怎么又琢磨起北京史来了?然而当我翻开书,仅仅是把绪论和每卷的目录浏览过,就被作者新颖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所吸引。初步阅读之后的感受直可以用两个词形容:震惊,欣喜。
先说震惊。
1982年,我就读的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大学里首开“北京史”必修课。授课的是清末翰林的后辈雷大受先生。一个学期的课程,系统地讲述了北京从远古到晚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对于从小在京西长河边长大的我,被丰富、独特的北京的历史,特别是雷先生的声情并茂、十分投入的讲授深深吸引。这期我还在学生中主持成立了“北京史研究小组”。经雷先生引荐,我找到北京市社科所历史室(后改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曹子西先生,在刚刚创刊两年的《北京史研究通讯》上发了文章。毕业后,参加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劳允兴先生主编的《北京文化综览》编写,并从事北京现代史的研究和教学。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北京史研究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当时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在曹子西、常征、李林、阎崇年、赵庚奇、苏天均、王灿炽等一批学者的带引下,陆续做了大量的北京史基础和专门课题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与此同时,文物考古领域的工作也全面铺开,一系列考古新发现积少成多渐成质变。这些成果都对《北京审美文化史》书中最具价值理论的诞出产生了直接影响。
三十年来北京史研究成果显著是事实,遗憾的是始终未能超越地域的局限,从更大视野和更深动因的层面去发现北京地区文化发展现象中的内在规律,以至于摆在我们面前的“北京史”常常像一堆在金库中码放整齐、熠熠生辉的金锭,我们更像一位看守金库的保管员,对金库之外发生的事情不甚了了。而《北京审美文化史》的主编邹华先生提出的“三边构架和三点轮动”理论,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三大发源地数千年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对居于中心地带的北京产生持续搅动的角度,揭示了北京文化演进的美学内涵和意义。而审美文化,就像是一面透镜,使我们从纷繁的文化表象和耀眼的政治和军事争斗的强光干扰中精心观察,终于发现了一幅幅壮美动人的立体图画,也看到了三大代表文化融合互动中形成的北京文化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反哺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像是把数千年起伏跌宕、频发巨变的北京历史穿成光鲜项链的那条红线,而审美意识又像是让璀璨斑斓的文化现象灵动起来并凝聚其精神的那个深藏的灵魂!用“审美文化”这面透镜,从大地域和大时间的跨度、动态互动地考察北京史,不但合理地解释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若干重要史实和疑惑,也从审美的角度跨越了三十年来北京史研究的某些局限,使北京史真正成为一门内涵更加丰满、体系更为完整、根源更加清晰的史学门类。可以说,这套新生的《北京审美文化史》对达到这个边际效应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起码对于北京史和中国审美文化史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边构架和三点轮动”的理论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意义还在于:在已经普遍认识到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河文明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基础上,促使我们重新评价北方民族及其文化在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大多数汉族民众对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高度认同,但对历史上北方民族对我们文化基因的影响往往相对忽视或语焉不详。中原文化正统观念的影响至深至久,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壮志饥餐胡虏肉”“一扫腥膻数百年”的“豪情”,好像只有驱逐了“鞑虏”才能复我“中华”。殊不知,把眼界放到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和更为广阔的疆域,北方的诸多民族同样是我们血脉的渊源,北方广大的山川大地,同样是我们先人生活和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舞台。读了《北京审美文化史》,我们的胸怀会更开阔。如果大家对此有更多的共识,也不致出现有成就的满学专家因为“美化清军”而当众遭到汉族读者肉体攻击的事件。从这个意义来讲,此书对于有志于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汲取营养、探求真知的人们来说,会有一种遇之恨晚的感觉。
欣喜,是我读了《北京审美文化史》的又一个直接感受。
但凡我们喜欢一座城市,要么是因为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承载它的物化标记;要么那里住着你在意的可以分享情感的亲人和挚友。如果这里同时又是你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一种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对于我来说,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北京足够宏大,文化足够丰富,历史足够悠远。我由衷地为她自豪。但凡有外地甚至外国的好友到京,我常会伴他们去未经修缮的老长城攀爬,与他们一起从长城上俯瞰曾经是四通八达、骏马秋风的燕山大地,品味长城峰回势转的雄姿和一砖一石的细节,揣摩古人咏叹北国风光的诗情文意。或者在曲径通幽的金代寺院大觉寺玉兰堂,几颗红枣,一壶菊花,谈古论今,流连忘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审美文化史》从审美的角度对北京5000年历史文化所涵盖的众多史迹、史籍、人物、事迹的阐述,资料翔实、结构完整、语言精练、分析睿智、理论严谨,对于生活在北京和向往北京的读者而言,真的是一部修养身心、增长必备知识的好书。我自己,甚至会把她放在案头,当作工具书来读来用。
一部书写得好,必定与著者的学识、经历甚至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相关。《北京审美文化史》三位著者在45岁到60岁之间,具有多年文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丰富历练。其中主编兼上古至元代卷著者邹华教授生于辽东,学在鲁中,长期治学在北京,是国内著名的文艺美学专家。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博大中见精微的学术驾驭能力在书中随处可见。在他生活、治学足迹背景下提出的独特而精到的“三边构架和三点轮动”理论为全书奠定了观念基础。明代卷著者王南教授,是位多年专注于中国美学和文学批评的中国诗学专家,而其先辈居于南京、本人出生于南京又自幼生活在北京的经历,又使他成为特别接北京地气、轻松驾驭明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学者。清代卷著者贾奋然副教授,是位在湘楚大地出生就学,后深造于北京的学者,对于前期政治和民族矛盾冲击下有些“拧巴”,后期处于古代文化与近现代文化强烈冲撞的清代审美文化,著者以女性的缜密和细腻的风格加以分析和叙说,逻辑清晰、点面兼顾、文笔流畅,与前面两卷构成呼应和承续,令我们读到一部完整而启人心智的《北京审美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