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开展的基本方向
在线阅读 收藏

大约在十年前,我与几位同事赴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其间我们特意去参观孔庙。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不到八点我们便来到了位于北京安定门内的孔庙。敞开的大门已是斑驳陆离,快要脱落的木皮、油漆在晨风的吹送下,发出沙沙的响声。进门不远处有一棵张出两粗枝的老树,一支下垂着,树叶贴在地面;另一支则已断开,但还有些木丝跟主干连着。在这两粗枝中间,一群约半厘米长的蚂蚁正忙忙碌碌地驮着发黄的树粉末。再往里走,便是写有“人文始祖”的“先师门”。进大门时便听到悠扬的“韶音”,此时听起来更清晰、更凄婉。由“大成门”进到大成宝殿,“至圣先师孔子”牌位让我肃然起敬,而孔圣人严峻的面部表情、忧郁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他对人类的命运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担忧和关怀。由孔庙出门左走五百米,便是著名的雍和宫。远远望去,雍和宫广场已是人山车海。跻身其中,捧着香烛、提着水果的男女老少匆匆涌向雍和宫。由于参拜的人太多,长队排到了广场的边角上。大概快到中午12点,才轮到我们进入雍和宫天王殿。殿堂里供奉着众多佛像,佛像表情千姿百态而又洋洋得意。整个殿堂群巍峨壮观,金碧辉煌。殿堂的跪垫一直被参拜者占据着,没有一只空闲。大殿的上空弥漫着浓浓的香火味、蜡油味……儒学与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就一直摩擦着、较量着,一者属本土,一者属外籍;一者是汲汲时政的理想,一者为逍遥在野的冥思;一者以拯救世界为使命,一者以拯救灵魂为追求……似乎还看不出二者命运有多大差别。而眼下所见孔庙与雍和宫迥异的“风景”,让我们对儒学的“游魂”命运有了切身的感受。儒学真的就这样在孤寂中消亡了吗?如果不希望这样,那么儒学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也许,走“生活儒学”的路径,或者说建构一种“生活儒学”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