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老庄道家的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收藏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很高兴有第二次机会来这里跟大家重新学习、研究中国古典的思想。我记得两年前我在这里讲儒学,今天给大家讲讲道家,主要是老庄所创的道家的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老庄道家和孔孟儒学所面对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动这样一个背景。在这个充满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激烈的争夺的背景下,怎样去救心救世?这是他们都要思考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说过孔孟的特点就是意图通过揭示我们人内在的善的本性使我们人类获得拯救。但是老庄认为这是很困难的。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国与国之间的争夺,不是一个个别的、偶然的问题,而是跟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相联系的。人们一定要以这种方式生存,但是这种生存方式又一定会带来争夺。这对老庄来讲是感到失望乃至绝望的事。所以老庄不同意儒家意图通过开发我们的善性,通过调动起我们的亲情、友情和对社会他人的关爱之情这个途径去拯救人心和人性。他们对社会、对人性采取一个激烈的批判态度。所以如果说孔孟儒学是一种正面建构的学问,是一种用道德理想来拯救社会的学问,那么与此不同,老庄则对社会更多地采取一种批评和反省的态度,通过批评与反省来对人提供一个警示、一个鞭策。他们提供警示和鞭策实际上也是促进人向上提升的,不过他们所采取的路子不同而已。这是老庄思想的一个特点。

今天我们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一个思路来介绍老庄:第一,我们要简单地介绍老庄其人和其书;第二,谈谈老庄对社会与文化的批判和反省;第三,谈谈他们对社会与文化作批评反省的理论根据;第四,谈谈老庄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

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老庄其人其书。

老子是谁?在历史上争议非常多。

我们说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但是到汉代已经搞不清楚这指的是哪一个人。《史记》中的《老子列传》,司马迁就说有三个人可能是老子。一个是和孔子同时,比孔子年龄稍大,姓李名耳的人。姓李名耳的这个人曾经做过周王室的藏书吏,管理历史档案,很有学问。后来看到周王朝已经衰败、无可挽救了,他辞官西出函谷关。在函谷关被当时一个姓尹名喜的官吏留住,说:“你那么有学问,你不写下一点东西我是不让你走的。”老子就在那里写下了“五千言”。我们现在读的《老子》“五千言”大概5000字多一点。老子西出函谷关后便不知所踪,大概是跑到深山老林去了,大家也不知道他最后怎样去世的。

现在学术界一般比较认同的应该就是这个老子。司马迁还介绍别的两个老子,大家现在都不太认同,所以我们就暂时把这个李耳看做是老子了。

那么《老子》这本书,五千言,是不是老子自己写的?这个在学术界也有非常多的争论。因为里面的话语有一些是战国时期的人们才能写出来的,而且春秋时期人们并没有自己创作的习惯。所以《老子》这本书是不是老子本人写的也是有很多争论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在湖北郭店出土了《老子》的三种文本,分甲、乙、丙三组。三组合起来大概1800多字,学术界有的人认为可能那就是《老子》的原本。如果那个是《老子》的原本的话,那就应该是战国中期才写出来的。

但是学术界另外一派意见认为“五千言”应该还是春秋时期老子自己写下来的东西。“五千言”有一部分是老子自己写下来的,然后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而成为现在流行的这个样子。

这些争论,可能还要长期进行下去。我们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老子,没有必要陷进这种争论当中去。我们只是以经过王弼整理和注解过的、现在通行的那个文本“五千言”作为研究老子的对象,研究《老子》基本思想也就够了。

这是老子和《老子》这本书的状况。

庄子就比较确定了。他大概是战国时期,约是公元前350到公元前280年之间的一个人物。但是其出生和去世的时间和年份还是没办法确定。

庄子最大的官是做过一个漆园吏,管理漆树园的一个小官。

庄子很有学问。后来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就派一个使者请他到楚国去做丞相。庄子对这个使者说:“丞相,那是位极人臣的,而且你带了那么多钱财过来,要用重金把我弄去。这个重金高位,是每个人仰慕的,但是我没有兴趣。”他对使者说:“你看过祭坛上的牺牲吗?”在过去人们祭神的时候都要杀牛宰猪什么的,把它们供奉在神坛上面,而供奉在神坛上面那种祭品就是牺牲。庄子说:“这些牺牲在被宰之前都被很好地供养,吃美食,披文绣。不仅吃得很好,还穿着花衣裳,很荣耀。但是一旦要把它作为牺牲拿去宰的时候,它再想做一个在泥潭里面自由自在地打滚的小猪已经是不可能了。”庄子说:“我宁愿做在泥潭里面滚打、被看做很脏的小猪,也不愿意做神坛上的牺牲啊。”

庄子对高官厚禄,一律不感兴趣。

庄子有一次在河边钓鱼。远远看到他的朋友,叫惠施。惠施在魏国任丞相。他出使到楚国去,楚国送了很多金银珠宝,浩浩荡荡的队伍后面有近一百辆车运载着各种礼品回魏国。庄子看见自己的好朋友那么的张扬,那么的显耀,就把在河里钓到的多余的鱼都放生了。这里也可以看到庄子对财富的一种轻蔑的态度。

所以庄子和老子一样,都是一种隐士的风格,都是淡泊名利的人。

庄子这本书字数比较多,大概有10万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

那么内、外、杂三篇是不是全部都是庄子的作品呢?这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论。但是内、外、杂三篇的思想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做思想史的人都没有把它区分,说哪些是庄子写的哪些不是庄子写的,没有必要。

这是我对庄子和老子做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那么老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或者说老庄是从哪里出发来讨论问题的呢?我们第二个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老庄对社会与文化的批判与反省。

老子与庄子的整个思想可以说是建筑在对社会文化的批评与反省的基础上的。

我们都知道,一般人都会觉得“人”是以社会的和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一种动物。在老庄看来,“人”作为社会的与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很值得反省的问题。人作为社会的存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那是一个角色的社会存在,也就是扮演角色的一个社会成员。所以人作为社会的存在就意味着人是一种角色性的存在。人作为角色性的存在,那么他的本性就会被淹没了。因此老庄对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反省就是对人在角色扮演中他的本性丧失的一种反省。

人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存在。在老庄看来人作为文化的存在就是一种装饰性或是一种粉饰性的存在。所以老庄对人作为文化的存在的反省,就是对人在文化过程中,在被装饰、被粉饰过程中,他的本真丧失的一种反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省呢?社会和文化怎么了?大家一定会认为老庄提这个问题很奇怪。社会文化到底怎么了,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引起了老子和庄子那么严肃的反省与批评呢?

可能我们同学在中学都学过各种各样的历史观。我们的历史观教导我们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社会进步史观。

所谓社会进步史观就是说社会是由自然过程向社会过程的一个变迁。这个变迁就意味着社会进步。同样我们每个人也经历着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一个变迁。“从小到大”,就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这个变迁就意味着人是成长的。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史观所教导我们的。

为什么社会会是不断地进步的呢?那是因为人有自己特殊的生存方式。人跟动物不同,人要靠劳动才能够谋生。而劳动一定要结成社群才能够进行,所以人的存在方式是社群式的。人一定要在社群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生活。随着社群的不断调整和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也就不断得到改善。这就是社会进步史观。从古至今,我们的社群不断调整,我们生活的处境也不断得到改善,这不是进步吗?这是社会进步史观教导我们的一个基本信念。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化。文化这个词一方面跟自然相对应,另外一方面也是和社会相对应的,你进入社会就意味着你被文化了。

什么是文化呢?就是在你自然人的基础上加了很多东西,让你改变了,你不再是一个自然人,那就是文化。

我们知道动物生长的阶段,在性还没有成熟的时候,雌雄是很难区分的。性成熟以后,雄性的长得特别漂亮,叫得特别响亮。人类和动物不同,人类是女性要长得比我们男性漂亮。但动物不是,动物雄性长得漂亮,是为了吸引异性,叫得特别响亮,是为了求偶。这是自然。但是我们看人类,在小孩性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刻意要区分两性:女孩子穿的和男孩子穿的不一样。我们对女孩子的要求跟男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女孩子太调皮的话,我们就会说:“你不像个女孩啊。”在性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已经刻意把两性区分开来。但是性成熟之后,我们又刻意把有关的部位遮蔽起来、掩盖起来。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把我们自然的东西改变了。

那为什么需要做这样的改变呢?就是因为人是要生存在一个群体中。在群体中,你就要有群体意识,要有道德感,要有理性。在性成熟的时候我们刻意把有关的部位遮盖起来,那是因为我们觉得害羞了,这是道德感,这是被文化了。在性没有成熟的小孩阶段,我们又刻意地把它区分起来,是因为男性跟女性在社会中是扮演不同角色的。他/她有不同的担当。所以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潮说雌雄的区分是自然的,男女的区分是文化的,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随着文化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理性,我们的道德感,也在不断地进步,这就是文化的进步史观。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文化也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老庄看来,恰恰不是这个样子。我们看《老子》“五千言”。老子就曾经批评:“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这是说天下的政策法令越多,好像是进步,管理得很细致。但是因为管理得越细,老百姓所受的限制越多,所以老百姓越贫困。“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利器”就是工具在改善。工具改善的结果是大家利用这些工具来互相争夺,争夺手段更残酷,国家更昏乱。“人多技巧,奇物滋奇”,各种器皿在装饰的技艺上越改善,花俏就越多,人们的心态也越浮躁。追求这种华丽、花哨的心态也越糟糕。“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令规定得越细密,各种盗贼利用法令的空隙来作奸犯科的手段更狡猾,也更残酷。生产工具的提升,国家结构、国家各种管理制度的完善所带来的实际上是争夺得更加严重、更加狡猾。这就是现实。

所以老庄对社会的这个所谓的进步,才采取了强烈的批评态度。

老子经常讲要“绝圣弃智”。圣、智就是才能、聪明、智慧。人越有才能,越有聪明智慧,那么争夺得也越厉害。大家中学学历史,你看战国七雄,他们收罗了很多名士。这些名士连横合纵,采取各种争夺手段,非常狡猾,也非常残酷。所以才有老子“绝圣弃智”的、愤然的一种态度。

庄子很会讲故事,编造很多故事来对社会和技艺的进步采取反讽的态度。

他曾经编过一个“子贡南游”的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很会做生意。他经常能猜测到不同地方的生意怎么好做,赚很多钱。据说孔子能够周游列国,就是子贡提供了很多钱财,因为子贡做生意做得好。

庄子就编了一个故事说,子贡南游,从楚国回来,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一个老人家。老人是种菜的。他浇灌菜园的方法是挖一个井,做个梯级,背着一个罐,一级级下去,装满了水,再一级级上来,然后浇灌他的菜园。子贡就说了:“老人家,你这样太辛苦了。现在有一种新的东西,你可以采用。”“那是什么?”“那是北方打井水用的桔槔。你用个绳子把桔槔放下去,装满水以后再摇上来,这样既省力又省时间。你为什么不用这个呢?这是机械。”老人家听到子贡这么说,脸色都变了,很愤怒地跟他说:“我不是不懂,而是我不用!为什么不用,你知道吗?有机械就有机心啊,有机心人的内在的纯白的那一面就丢掉了。所以我不能用。”

“机械”跟“机心”就是从庄子这儿出来的。庄子对机械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采取一种批评的态度。因为机械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是人性的突变,所以他拒绝采用。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发展所带来的是争夺,道德的发展所带来的是装饰、伪装,在庄子看来,这也是很可恶的。

庄子说过一段话:“你们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吗?偷个钩子就要判死刑,但是偷一个国家的,他偷成功了,做了国君,然后大家都恭维他:‘哇,因为你很有仁义道德,所以应该是由你做国君的。’这仁义道德就成为偷窃一个国家的遮羞布。”所以提倡智力、提倡知性和提倡德性,在庄子看来对当时的社会只有反讽的意义了。

大家知道庄子还曾经编过一个“混沌初开”的故事,这是说明知性发展的危害的。

南方的帝和北方的帝相遇于中央。中央的帝叫做混沌。混沌待他们非常好。北方的帝跟南方的帝两个人就商量说:“混沌待我们那么好,我们应该怎么报答他?”“混沌没有窍,我们不如帮他开窍吧。”结果他们每天帮他凿一个窍,七窍成了,混沌死了。七窍就是耳朵、鼻子、眼睛,再加嘴巴。七窍是用来感觉和接受外在的各种知识的,有了知识,有了分辨能力以后,就意味着人死掉了。

这个故事也表明庄子对智力发展的一个严厉批评。

庄子还编过一个“大冶铸金”的故事。

庄子说大冶铸金,如果有的矿石,在被扔进冶炼的炉子之前,它自己提出来说:“你一定要将我炼成莫邪宝剑,炼成好钢、利剑。”大冶一定会觉得这块材料很邪恶,把它丢掉。同样,大自然要化生万物。如果大自然中有某一些材料说:“你一定要把我炼成人,把我铸造成人。”那大自然也会觉得这个材料肯定很邪恶,不敢用它。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人要把自己变成人,变成有主体、变成有智慧的,与自然不同、甚至想支配自然的特殊一族,大自然觉得那是很可怕的。

对人的主体性表达出一种批评的态度,这是庄子。

庄子和老子,他们对人作为社会文化的存在的批判,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因为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的状况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我们曾经说过,春秋战国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比较快的一个时期。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的争夺也非常激烈。这种争夺在春秋的初年还是规模很小的。春秋初年,各个诸侯国之间如果要发动战争,所使用的战车也就是600乘左右。每个战车10个人的话,也就6000人打一仗。到了春秋中期,发展到1000辆,到春秋晚期已经有4000辆了。4000辆战车就意味着有4万人去打仗。可是这个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到了战国的末年,国家间一打仗都是几十万人。你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所谓进步,争夺也同时在加剧。

同样,人心人性也是这样。春秋时期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好的,非常讲究礼仪,非常讲究谦让。到了战国时期,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非常激烈。君与臣之间,臣与臣之间是完全不能够被信任的。像秦始皇跟李斯的关系,李斯跟韩非的关系,都是一个互相算计,互相完全不信任的关系。这是战国人心突变的一个现实状况。所以老子跟庄子认为随着这个所谓社会的进步带来的其实是人心人性的突变和社会发展陷入极其阴暗的格局。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而且老子跟庄子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存在的反省,对社会与文化进步史观的批评,在理论上也都有着非常充足的根据。我们如果研究技术社会学,你可以看到,技术的发明创造,从一开始就是跟功利相联系的。为什么每一项技术发明,特别是现代社会,大家都要赶快去登记,要弄成专利。这就表明技术的发明是为了功利。所以随着技术发明越来越多,意味着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膨胀,人们的争夺也越来越厉害。这就是技术社会学告诉我们的一种状况。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财富增加,争夺增加,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似乎是在进步。但是另外一方面,它其实也是为了巩固既得利益者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所以无论是科学的变迁,还是社会结构的变迁,都紧紧地与利益的争夺相联系。

老子与庄子对于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的批评,或者对于社会进步史观、文化史观所作的这种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批评,它是有哲学的根据的。老子与庄子把自己的批评建构在他们的一种哲学理论的基础上。

我们要谈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老子、庄子他们对社会与文化批评的哲学根据是什么?

老子对社会文化批评的根据就是他的宇宙论。

什么叫宇宙论?所谓宇宙论就是从宇宙的本源和它的变迁来说明人类社会现存的生活状况的正当性的一种理论。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们现在这样的交往和它的规则、它的正当性是什么,它的根据是什么,老子把它追溯到宇宙的来源和变迁,从宇宙的来源和变迁来给予说明。这就是宇宙论。

老子应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宇宙论的思想家。我们看《老子》“五千言”中的那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是指“道”是无形无名的。“道生一”一般的解释就说由“无”转出“气”,元气。“一生二”,是指一种混沌不分的元气,分裂为阴阳二气。“二生三”,这个“三”在古典思想中也可以把它用来描述“多”。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个“三”应该是“和气”。阴阳二气结合产生的第三种气就是“和气”。“三生万物”,宇宙的万物是由阴气、阳气与和气,三种气互相激荡、互相交合而化生出来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负”就是“背负”的“负”。万物的形体是由阴气聚合而成,万物的灵魂、灵性是由阳气聚合而成。那么阳气或者灵性是被包裹在身体里面的,所以“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冲气”就是“和气”。这就是宇宙的一个化生过程。

老子还有另外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这里,“寂”就是无声,“寥”就是无形。“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因为它是无声无形的,它不落入对待关系中,所以我们没办法帮它命名,我们暂时把它称为“道”,它就是本原。

老子的宇宙论实际上所描述的宇宙的化生过程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过程。

我们曾经说过儒家也讲宇宙论。儒家也认为宇宙的变迁是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儒家跟道家用宇宙论支撑起来的价值信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从儒家的立场看,宇宙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的变迁,表明宇宙是在前进、在上升。因为宇宙在不断地前进,在不断地上升,所以我们人类的处境不断地改善。这当然是好事。所以儒家是由正面来关注宇宙的变迁,对宇宙的变迁采取一个肯定的态度。

就人来讲,这个变迁就是从自然到社会的一个生成的过程,所以儒家非常重视成人节。到你成人的那天,要举行一种仪式,要给你加冠。以后你的父母,要用一种礼仪来接受你,你的弟妹们要用礼仪来跪拜你,还有父母要把你带到乡亲父老那里去宣布你正式成人了。儒家对一个人成人采取非常庄重的态度,因为成人以后你是不能够再任性的,你要有担当,你要有责任感,你进入社会了,你要扮演角色。这是儒家对人的成长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但是老子不然。老子把宇宙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这个变迁不是看做一种前进而是一种坠落,往下坠落。为什么老子把宇宙的变迁看做是往下坠落呢?因为在老子看来,处在“道”的阶段乃至处在“一”的阶段,它都是混沌不分的。但是由“一”变到“二”以后,就意味着你落入一种矛盾对待中,你是被限定的。由“二”到“三”,你面对的矛盾就越多,你所受到的限定也越多。由“三”变成“万物”,你简直是被肢解了,你要不断地扮演不同的角色,不断地受到不同角色的折磨。你不知道哪个角色是你的真面目。你不断地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定,你觉得你没有自由,你很痛苦。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坠落的过程。这个坠落意味着人面对的矛盾冲突越多,所受的折磨越厉害,人失去了自由和自我,道家对此感到悲哀。

所以老子经常有“复归于婴儿”、“婴儿之未孩”的说法,认为那是最好的。你不愿长大,对于长大了进入社会感到很恐惧,因为要面对的是各种阴谋计算,各种权术。你觉得恐惧,还不如回归到婴儿的阶段。婴儿很纯真、很自然、很自由。道家强调的就是要回归到一个自然本来的状态。在自然本然的状态中,人不会受到限定,不会陷在矛盾中,不会在矛盾中受到各种冲突的折磨,因为那是最美好的。

我们同学现在还在读书的阶段,还可以自然、自由一点,因为大家都可以以真性情来和同学们交往。但是可能将来你们到社会去,被扔到一个充满算计、充满阴谋手段的旋涡中去,你也会有一种恐惧的感觉。这是老子为什么把宇宙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的变迁看做是下坠的一个原因。所以老子是用宇宙论来支撑他对社会和文化的批评的。

庄子的哲学顺着老子的思想路数,只是更多地从“认知”的角度来予以展开。

庄子当时的生活处境中也是面对种种矛盾冲突。每个人都在矛盾中承受折磨,每个人都在矛盾中扮演角色,甚至每个人都是在包装自己、伪装自己。社会的和个人的本来面目我们已经看不到了。这个是庄子所面对的现实。

不过庄子对这种社会状况的批评,是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的。

用哲学的语言怎么来表达这种状况?在庄子看来,任何事物都处在矛盾对待中,都是在矛盾对待中被限定和被规定的,既然是在矛盾对待中被限定和被规定的,那么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千里马,你能不能称它为良马呢?那是要在特定条件,特定对待关系中才可以下这个断语。为什么?如果让它去抓老鼠,它肯定不如野猫子,所以它不算良马。还有参天的大树算不算良材呢?如果拿它来修筑长城或者盖宏大的宫殿,那么它当然是良材。但是如果拿它来塞老鼠洞,它用不上,不能算是良材。这个例子说明了所有被看做好坏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在矛盾对待中被规定和被限定的。既然是在矛盾对待中被规定被限定,那么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它的本真是什么,我们找不到。

在充满矛盾冲突的社会里面我们看不到本真。再说,我们的所有行为是靠知识来指引的,但是知识提供的东西是不是可靠的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知识是要有对象的。而对象本身就是在矛盾对待中显现的。我们以哪一种显现来作为他的本真呢?我们没法断定。这表明认知不能提供可靠的东西。

再次,认知是我们人去做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对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以哪种状况,哪一个个人的认识作为判断标准,也是很困难的事。

比如说,庄子举例,人爬到树上,会心慌慌的,但是猴子会这样吗?人躺在潮湿的地方会得风湿病,但是泥鳅会这样吗?人看到毛嫱和骊姬都觉得她们很美,但是鱼看到她们赶快沉掉了,鸟看到她们赶快飞跑了,麋鹿看到她们赶快逃走了。这是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认知。我们都说“沉鱼落雁”之容,在庄子那里,“沉鱼落雁”之容并不是形容一个女人的美丽,而是形容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

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我们没法判断哪一种认知是准确的。同一个主体在不同状况底下对同一个事物也有不同的感受,这同样表明认知是不可靠的。

就拿刚才所讲的美女骊姬来讲。骊姬是春秋时期,大概是今陕西某个部族一个少数部族的女孩子,很漂亮。这个部族被晋国灭掉了。灭掉以后晋国的士兵就把骊姬的父母杀掉,把骊姬抢走了。骊姬当然是号啕大哭,很悲伤。然而第二天把她送到皇宫去,吃尽了山珍海味,享尽了荣华富贵。她想:“哎呀,我当时那么蠢,哭什么呢,你看,现在多好啊!”不同状况就有不同的心境。我们说骊姬哪个心境是对的呢?

庄子又讲了另外一个关于齐桓公的故事。

有个得道的人要拜见齐桓公。这个得道的人五官朝天,就是眼睛、鼻子跟嘴巴都是朝天的。因为他背是驼的,脖子缩进去,然后头是抬起来的。五官朝天,那样子很难看。但是他道行很高,跟齐桓公讲道讲了三天三夜,齐桓公都不睡觉,听得很入神。三天三夜出来以后,一看外边宫殿的宫女,齐桓公说:“宫女的脖子怎么都那么长,那么难看啊?”因为他三天三夜对着的都是那个不见脖子的得道人,所以在不同情境下,他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从存在世界来看,它是充满矛盾、相互对待的,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真的。从我们人的认知结构看,不同主体、不同群体就会有不同的认知,我们也没办法确定什么是真的。还有我们的认知是靠语言词汇去表示,但语言词汇表示靠得住吗?庄子也表示怀疑。因为语言词汇总是就事物的某一个特性、某一种功能来指称的。比如我们把这个看做是茶杯,因为我们拿它来泡茶,所以我们称之为茶杯,我们是就它这个功用来给它一个名称。但实际上人们可以用它来装烟灰,作烟灰缸,还可以用作别的用途。所以这表明语言词汇提供的东西是没有办法穷尽事物的所有功能的,它只是就某一方面,某个功能来提供一个名称。它当然也是没有真的意义的。

大家可能都听过,战国时期有个争论:白马非马。我不知道同学们怎么看这个命题。“白马非马”,就马群的存在状况来看,白马是马的一种,当然白马是马。但是就名词概念来看,“白马”是有两个内涵,白色与形状。“马”只有一个内涵,马形。有两个内涵的“白马”这个概念,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内涵的“马”的概念。所以从名词概念来看“白马非马”是成立的。但从存在世界来看,“白马非马”是不成立的。那么这个差异所表明的是什么?表明的就是我们的认知和现实是不一样的。既然我们的认知跟现实是不一样的,那么认知提供的东西,提供的指引,它的可靠性当然是值得怀疑的。特别是价值类的语言词汇,它的可靠性更加是值得怀疑的。所谓价值类,比如我们讲“玫瑰花是红色的”,这是事实,但是“红色的玫瑰花很漂亮”,这就是价值。“玫瑰花是红色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的一个事实,当然色盲看不到。但是“红色的玫瑰花是漂亮的”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认可。所以价值类的语言词汇更加没有事实作为依托,更加不可靠。

庄子讲了一个叫做“狙公赋芧”的例子。

狙公是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家。他有一天跟猴子们说:“你们每个猴子今天都有七个果子,你们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众猴皆怒。狙公一看猴子们不高兴了,就改了改口:“那这样吧,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众猴皆喜。每一个猴子都很高兴。“名实未亏,而喜怒为变”,庄子说。其实每个猴子所得到的都是七个果子,但是早晚的不同,就有喜怒的变化,这种心态就非常主观。大家知道有一个成语叫“朝三暮四”,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们看到,现在各种价值类的词语铺天盖地。因为现在传播媒介太发达了,所以我们天天看报纸,报纸整版整版地说,哪种汽车比哪一种汽车更漂亮,哪栋房子比哪栋房子更好。但是这个“漂亮”,这个“好”,是我们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人其实可以有非常不一致的标准,它是没有事实作根据的。因此价值类的那种词汇语言更加不具有可靠性,于是才引起庄子更严厉的批评。

庄子就是这样通过对我们的认知给出的能否揭示事物本真的反省来对知识给我们的指引提出了怀疑和批评,而后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做出反省。这是庄子建构的一种哲学。

老子是从宇宙论这绝对的高度来反省社会现实。庄子是从——用我们哲学的语言来讲——知识论的角度来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做出反省或者对社会现实做出反省。

老庄所追求的本性和本真是不在矛盾中,不受矛盾对待的支配与限定的,这才是本性与本真:单一、纯粹、简朴。而现实社会是非常混乱的,充满争夺的,充满各种角色扮演和各种痛苦的。老庄一方面追求本性本真,追求这个单一纯粹的理想世界;另一方面面对的现实与理想相差太大,所以老庄对社会有一种悲观的乃至绝望的心态。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老庄强调出路就是回归到一种自然的社会形态中来。这个自然的社会形态就构成了他们的理想社会。所以我们最后要谈老庄建构的理想社会——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

老庄认为现实社会充满矛盾,充满黑暗,充满阴谋手段,所以他希望能够摆脱这个社会,回归到社会的自然形态中去。所以“自然”这个概念在老庄那里经常谈到。

这种自然的社会形态,就个人来讲,就是你能够自由的,不会受到强制性的规限的一种状态。对于个人的人格来讲就是追求一种真性情,这是个人理想的人格追求。而就公共社会来讲,《老子》有一章叫做“小国寡民”,专门表达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

老子希望能够回到“小国寡民”的一种生存状态中。这个小国寡民的生存状态是什么?“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车有船用不上,还要“结绳而用之”,大家看到老子有点极端,连文字都不要了。因为文字是用来分别各种好坏、真假的,这种分别就意味着要落入对待关系中,所以老子干脆都不要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村跟那个村鸡叫的声音、狗吠的声音都可以听到,但是大家不太往来,因为频密的往来大多为了生意上的利益而已。

以前大家都批评老子的这个表述是一种倒退的观念,但是他这里显然一方面是针对大国的利益争夺发出来的一种批评,另一方面,他实际上是主张回归到乡村社会平和、宁静的生活状况中去。针对老子、庄子的这种理想追求,我们尽管可以批评,但是实际上我们用社会学的眼光看,它是有道理的。

社会学把我们生活的社会状况区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法理社会”,现在社会动不动讲法、法律。法律是根据某种理来设置的,这就是法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交往都是以法律作为根据的,这就是法理社会。那么另外一种社会就是“礼俗社会”。礼俗社会就是乡村的自然社会。

我把这两个词改变一下,把“法理社会”称作“人工社会”,把“礼俗社会”称作“自然社会”,这就是人工形态的社会和自然形态的社会。自然形态的社会是在乡亲、邻里、朋友之间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它是以情感和信仰来维系的。而人工形态的社会是为了某种利益临时组合起来,或者是为某种利益后来组合起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公司、工厂,乃至政府部门,都是建筑在经济利益的划分跟平衡的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是以功利作为目的的。它的维系是靠人工规定的各种法律和各种契约。

我们生存在这两种社会形态中。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可以说是人工的形态逐步地在强化,自然的形态逐步地在消失。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农村,多半都是荒废的,大家都跑到城市里面来。人工的形态正在不断地强化,不断地侵蚀,而自然形态的社会在不断地弱化,不断地消亡。

但是,因为自然形态的社会可以寄托人的情感,它有亲戚、朋友、乡里,在那里大家可以一起倾诉,一起悲哀,一起欢乐,一起分享,所以你觉得那才是你可以安顿的一个家园。而人工形态的社会,在公司里面,在工厂里面,它是为了一种利益大家走在一块,然后通过契约,通过法律来维系的。你做得好,老板就把你留下,你做得不好,老板就把你炒掉了,所以它很难给人提供一种安全感。比如金融危机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公司炒掉,没有安全感。

所以尽管现代社会人工形态在不断地强化,占主导地位,自然形态不断弱化,甚至消失了,但是我们的感受却是: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自然形态、乡村社会,好像我们还在其中,而我们天天面对的现实的、人工形态的社会,却觉得那不属于我,我不在那里面,有一种外在陌生的感觉;本来正在消失、正在远去的那个社会我们还留恋,而正在面对的这个社会我们感觉到跟我们格格不入,我们没办法安顿在其中。这是我们感觉上的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和宗教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所生活、所生存的处境就是这样的处境。

为什么我们说在城市感到很忙、很烦,都希望到山里面去转一转?有的宗教信徒甚至跑到寺庙里去静修几天。因为那个地方才能安顿我的灵魂。这种状况表明的恰恰就是自然形态的社会或者乡村形态的社会给人提供的一个价值。老子和庄子正是守护着这种社会状况和这种社会状况所提供给人的心灵的宁静。所以老子庄子在这个方面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大家面对的现代的人工社会毫无疑问是一个充满功利、充满争夺的社会,各种传播媒介又起着不断煽动种种欲望的功能。那些有钱人,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创造了很多,但是实际上他们也经常感觉到人生的悲哀。至于弱势群体,更是觉得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现代社会我们不仅看到它的进步,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危难。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一定的制止,那么我们将来是很危险的。

一位印度生态学家以美国和印度为例,他统计,美国一个人一生消耗的资源相当于60个印度人一生消耗的资源。按照美国这个消耗资源的速度,现在这个世界的人口那么多,需要有10个地球才能够让大家活下去。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啊。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是要求教于老子和庄子。

老子和庄子要我们放下过多的欲望,放下一些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如果大家都能够放下一些欲望,能够放下一些你不需要的东西,我们之间的争夺就少了,我们每个人心灵就能获得宁静与闲适,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很好的社会。我想我们学习老子跟庄子,虽然不一定要回到小国寡民的那种生存状况中去,但是减少欲望,减少一些你不需要的东西,使我们的心灵能够更宁静、更纯粹,这是我们能做到的。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和大家一块提出的一个共勉。谢谢大家。

问:老师你好,我在这里听了你讲道家这方面的知识,我感觉到我跟你之间的距离忽然间拉近了很多。我想问你,刚刚你说的宇宙观,可不可以用《老子》的第一章那个“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这句话来理解?

答:那当然没问题,因为第一章也是讲宇宙论的,但是第一章更多地从知识的结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我今天讲宇宙论没有把它引申出来。我很高兴你能够跟我的心灵沟通。

问:老师你好。老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比较消极,在今天国家是要与时俱进的。我想问一下老庄的思想适合现在国情的发展吗?

答:我不久前刚刚去了粤东回来。粤东的领导们讲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讲:“以前说‘发展就是硬道理’,这没有问题,我们确实太穷了,需要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发展也是硬道理’。”我对他的讲法感受非常深,因为过分的发展意味着过分的破坏。当然实际上我国西部很穷,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但是现在广州、深圳、香港,有很多人买了很多的房子,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需不需要这样子生活啊?如果不这样生活的话,那我们就要去改变。当然这个改变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到的。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的是严重的资源的危机与生态的危机。

老庄思想是消极的吗?我看恐怕很难这么说。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哈佛大学,世界各国开了一个很重要的生态会议。他们在找思想资源,最后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中国的道家、道教,他们认为道家与道教有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珍惜我们中国的古典思想,甚至把古典思想看做是消极的,那会很可惜。所以我想大家对老庄思想不要用一个急功近利的眼光去衡量它,而是放在大自然跟人的关系的整个格局中来看,这样我们可能会有更好的体会。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