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学习,学习,再学习 为成为经师、能师、人师而努力——著名教育专家安文铸教授来校做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编者按:我校教育教学展示周活动期间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育学会高级学术顾问,世界教育系统学会副主席,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客座教授安文铸先生,安先生为我校全体参会人员做了题为《关于优质学校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耀华人》编辑部)

天津耀华中学教育教学展示周的开幕式上,我们有幸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文铸先生为大会做题为《关于优质学校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安教授以自己20世纪50年代做学生时的亲身体会和感受,结合留学德国的经历和见闻,语重心长地指出:作为教师,不仅应该教好书,而且在引导、培育学生方面应该为学生做出表率。他说,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加强学习积累,应当成为全体教师终身努力并为之不断完善的重要课题。

安教授的报告着重谈了三个问题:一、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层思考;二、关于教师的人格修养;三、关于教师的境界。

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安教授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仅靠简单的行为模仿是不行的,榜样的力量虽是无穷的,但毕竟是有限的。“爱心、奉献、为人师表”应是学校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先进性是由教师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它代表着社会公民道德的最高水准。只有按这个要求来完善教师,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整体素质越来越高。一个杰出的教师往往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学生身上往往可以看到教师的影子。因此,教师的自身修养、言行举止、学识才干、风度气质、格调品位、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时时处处都在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具有道德内容的广泛性、道德行为的典范性以及道德影响的社会性等特点。

安教授认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层思考,应该提高到“境界”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应该具有一种师德、师能、师风相统一的综合素质。教师的职业境界应追求成为“经师”,专业境界应追求成为“能师”,事业境界应追求成为“人师”。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要实现“经师”、“能师”、“人师”追求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把学习视为一种需求,变成一种习惯,当做一种享受。这就是终身学习。这是提升自我的需要,是职业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更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

谈到教师的人格修养时,安教授指出,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的情感态度、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及行为习惯。教师人格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它不仅含有师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包括了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学识风范和行为,并将社会上普遍需要的这些优良品格、思想、情操、才学、气质等集于一身,在教书育人中展现出来。豁达的情感态度,全面的智能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个性化的教师,是别人改变不了的,是一种终身财富。

在谈到人生发展的自我调控时,安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大半生感悟出的融会贯通的八个字,即“理想,挫折,机遇,成功”。

理想——这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灵魂,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

挫折——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应培养自己敢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机遇——机遇对所有的人原则上是均等的,但机遇是为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提供的。

成功——一个人一定要在成功的体验中生活,成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要不断走向新的成功。

安教授旁征博引而又言简意赅、切中时弊而又蕴含哲理、妙趣横生而又引人入胜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全体与会者长时间的热烈鼓掌。

(载天津耀华中学《耀华人》报第8期,2004年6月28日第3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