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欧洲需要充分利用“16+1”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Europe Need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16+1” Cooperation and OBOR

文章框架:“16+1”合作框架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中国的专家意识到欧亚一体化带来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丰富“16+1”合作框架,但这取决于欧洲的回应。

观点摘要:

1.“16+1”合作框架自2011年以来就引起关注,也受到人们的质疑。欧洲国家就该框架的真实性质、中国的意图以及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提出很多疑问。北京及其中东欧伙伴并没有逐一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且能够让人理解的解释。两年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全面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与“16+1”合作框架相比,该倡议的透明度比较低。然而,把这两项倡议放在一起来看会发现,其实这两项倡议并没有那么模棱两可。

2.在2011~2012年北京启动与16个中东欧伙伴国间的合作纲要时,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对此有充分的准备和详细的计划。因为这个假定的计划从来没有被发表过,甚至被谈论过,所以欧盟成员国都在关注着中国的真正意图。与此同时,中东欧国家试图弄清楚北京想要或需要什么。中国的学者和决策者意识到,在中东欧地区,危机造成了金融真空并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的领导人接受了这一观点,并从其在发展中国家所参与的活动中借鉴了一些经验,根据获得的经验,他们改善了其做法。然而,基于中国在过去几年所获得的经验,中国的领导层开始把重点放在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非欧盟成员上。

3.报告还提到,中国的专家意识到欧亚一体化带来的战略机遇,以及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接受了这一观点,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宣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世界各地媒体所报道的倡议地图完全是非官方的,是由学术界或媒体所创造的。中国学者和官员前往欧洲和亚洲寻求来自当地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就“16+1”合作框架而言,北京遵循符合东亚传统且著名的归纳性思维。中国也以相同的方法成立了相同水平的智库。几十个论坛已经建立,如丝绸之路智库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两者都定期举行会议。中国人期待与欧洲一起创造相关理念和内容,这应该是欧洲的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问题。

4.“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丰富“16+1”合作框架,但这取决于欧洲的回应。欧洲应感谢中国持有的这种归纳性思维,这为“16+1”合作框架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欧盟及其西部和东部成员国应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寻求机会以获取最大利益。中东欧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注定要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16+1”合作框架可能会与之合并。同时,中国正在考虑迁移一些产能过剩的工业或制造业企业到国外,通过对外贸易重新平衡国内经济结构。中东欧是一个吸引中国投资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交通走廊可能会提供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像波兰和匈牙利这样的国家应该制定积极的战略,以吸引中国投资者的关注,从而获得潜在商机。

5.布鲁塞尔和欧盟成员国意识到“16+1”合作框架可以帮助其收获“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好处。欧洲公司不会将中国的建筑企业视为其在中东欧地区的竞争对手,其可能会设法在中东欧地区通过建立新的运输体系来与中国开展合作。北京愿为重大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而欧盟基金在未来几年中即将逐渐衰退。布达佩斯不应该是终点站,铁路可以继续向北行驶,直达波兰的波罗的海。该地区迫切需要架设一条南北走廊,中国愿意对此进行资助,德国、法国和奥地利的公司也可以设法与中国同行合作,以造福所有国家。

6.也许这听起来很理想化,但我仍然相信中国的归纳性思维也会为西欧、中欧和东欧国家提供充分的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中国的想法,并清晰正确地将其表达出来,进而收获利益。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