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方舟上的马桶盖
在线阅读 收藏

电影《2012》中,人类生存的最后希望——方舟——是中国制造的,台词是只有中国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建造这么庞大的项目。虽然在某种语境中被认为是嘲讽,但事实上,中国制造确实提高了全世界的福祉,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大到轮船、机车、工厂装备,小到纽扣、吸管、笔芯,中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

可是今年春节期间,很多中国人不远千里跑到日本,不辞劳苦捎马桶盖和电饭煲回来,引起了社会舆论对中国制造的诟病。

我们用着进口的装备,雇请外国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产品,贴上跨国公司的标签,直接运到国外,这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最愿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而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而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乃至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短板。

近年来,以高铁、通信、变电技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高技术、低价格的优势赢得国际认可,“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蜕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针对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概念:中国制造2025。他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目前,“中国制造2025”新政已经处于倒计时阶段。接下来“中国制造2025”持久战,会有这样一批企业出现:它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关键的环节,既能出口产品,又能输出技术、输出资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不仅仅能出口产品,还可以到国外兼并;不仅仅是进口技术、引进技术,还能够出口技术,能够与世界上同类的企业同台竞争。

这样一来,从拯救人类的方舟的主体结构、核心部件,到电饭煲、马桶盖之类的小配件实现自主品牌全配套,也就不算啥奢求了。

2015年5月7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