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汇改的喷嚏
在线阅读 收藏

有报道这样描述上周的人民币动态:“连续三天,每天一个炸雷。震撼着汇期股债市场每一个交易员的心脏。不是出乎意料,而是瞠目结舌。”

8月11日9点13分,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6.2298元,较前一日下调1136个基点,贬值1.86%;较前一日收盘价6.2097元贬值201个基点。12分钟后,央行发布声明称,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核心是“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意味着,中间价大幅贬值不仅仅是简单的汇率走势变化,而是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最重要的里程碑,人民币告别固定汇率体制后最难突破的节点——中间价形成机制——终于取得进展,堪称“新汇改”。

所谓汇率中间价,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天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发布的一个参考汇价。目前的中间价定价机制形成于2006年,其政策表述是,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规定每个交易日人民币外汇中间价的做法难以持续。这个机制本身存在缺陷。与此前量价匹配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方式相比,央行以中间价格干预为主、数量干预为辅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量价不匹配。其结果是,外汇市场即期交易价格与中间价屡屡显著背离。2012年末,曾出现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十多日“涨停”,汇率中间价却纹丝不动的奇景。

今年3月以来,收盘价与中间价的背离再度扩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有关偏差大约累积了3%。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以免失衡过度累积。

在此之前,虽然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远期市场都有明显的贬值压力,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近三个月几乎成一条横线。中间价定价机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由于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大,而美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始退出量宽政策,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延后推进中间价改革的风险更大。

此外,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仍对人民币加入SDR提出诸多操作层面的挑战。比如,SDR需要每日计算一篮子货币对美元汇率,这基于各组成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人民币汇率仍然缺乏公允的市场化汇率指标,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差异明显。从当前国际收支、经济发展和国内就业等现状来看,新汇改也已是箭在弦上。

面对这轮人民币新汇改冲击波,市场大呼意外,甚至有外媒称“中国点燃人民币炸弹”“人民币贬值动摇了世界”。

其实新汇改应该解读为技术层面的变化,主要目的是解决过去一段时间中间价与市场汇率持续偏离的问题。

货币汇率超过这种幅度的变化每天都有,问题在于,大家已经习惯了人民币一成不变,甚至天天向上。但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一定是价格机制发挥主要作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只能升值,不能贬值”的货币,此前包括美元在内的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与升值幅度都比人民币大得多。何况按新兴市场贬值的标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1.86%根本不算什么。当然如果选择出境,不管是投资、采购、旅游抑或留学等,会相当烧钱。

2015年8月20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