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不创新,就灭亡
在线阅读 收藏

任正非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是如何活下去,寻找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结果是利润的获得,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个闭合循环。

如同很多人希望长命百岁一样,每个企业都希望成为长寿企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代企业的基本追求,是企业战略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家心向往之的目标。在对企业生命的研究中,人们参照生命体的自然进化规律研究企业生命,将生命的自然周期思想摄入研究的范畴,同时假设了企业的生死规律。

美国管理专家伊查克·艾迪思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影响很大并被广泛接受。他把企业生命周期形象地比作人的成长与老化过程,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十个时期: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成熟阶段,包括盛年期、稳定期;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内耗期或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并且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很多人由此衍生出企业宿命论,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企业不可避免地会生存和消亡,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然而,企业并不必然走向衰退和死亡,也可以逃脱衰退和死亡的厄运,实现蜕变和复兴。只要企业重塑组织愿景,再造工作流程,重新规划工作架构,掌握市场焦点,不断创立新业务,不断注入新技能、使命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射能力,就会塑造一个崭新的状态;在投资组合、资源分配、运营战略等方面,就会有健康的表现,企业的重振和复兴就不是一句空话。换句话说,持续创新可以破解企业发展宿命论,实现基业长青。

另外,严酷的事实是:大批的企业因未能实现持续创新而在激烈的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难以发展,甚至被无情地淘汰。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由于未能进行创新,或未能实现成功的创新而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即使是有过创新辉煌历史、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如果不能实现持续创新,也可能在竞争中惨遭失败。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尖锐地指出:企业“不创新,就灭亡!”

商业上讲创新及差异化,每一个好公司都在这部分做得极其成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各种能生存的公司,都或多或少对创新及差异化有所关注,才能保持存活的可能。不过,这种创新及差异化的能力,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所有的公司倒闭的最后原因,都是创新及差异化能力的停滞。大自然及市场都用最残酷的方式淘汰无法适应者,让这些死亡的物种、倒闭的公司释放出资源,而造成新物种或有效公司的崛起,把资源让位给这些后起之秀。我们不能期待活着却可以停滞不前,只享受大自然或市场给你的好处,如果这样做,没多久必然被踢出这个可以存活的空间。

所谓物竞天择,最适者才能生存,而天择是一个动态的尺标,它是不断在进行的,如果你没法达到下个时刻的天择尺标,那么你只能是当下的最适者,并不能保证是未来的最适者。因此,企业创新贵在持续,也难在持续。以持续创新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已经并正在成为当代中外优秀企业极为重要的基本实践,也成为中外企业成功破解企业发展宿命论的密码。

2015年10月29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