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调控背后
在线阅读 收藏

一个周末,上海、南京、深圳、武汉全部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政策。天啦噜,好大的阵仗,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说好的居民加杠杆呢,咋就开始去了呢?说好的供给侧改革呢,咋还是在需求端调控呢?说好的户籍制度改革呢,咋户口还这么重要呢?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阵仗虽在意料之外,做法倒也在情理之中。目前国内楼市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一边是全国高库存难去,一边是优质城市(主要是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以上海为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上海新建住宅价格比上个月上涨2.4%,同比去年上涨20.6%,二手房环比涨幅达到5.3%,同比上涨20.3%。所以,这个政策的思路就是,去一二线的杠杆,为的是去三四线的库存,还能缓解“大城市病”。再通俗点说就是,别在大城市买房啦,去三四线城市买房吧;还没买房的,也别在这挤啦,你以为几年之后还能买得起吗;好男儿,志在四方,为国出力,回老家去库存!

呵呵,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嗯……不确定。

先从经验来看,以史为鉴嘛。五年前,2011年2月北京实施“限购令”,之后在2013年4月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七成,然而调控以来北京房价却上涨了44%,远高于同期20%的全国平均涨幅。五年前,北京房价比现在的一半还要低,同样的房子,五年前买可能只要300万,一个普通家庭咬咬牙凑个首付,贷款就买了。现在是七八百万,多出来400万,实在买不起了。为什么越调越涨?因为需求太猛烈,打压之下只会让其提前释放。所以我们再来看需求。

需求无外乎两种,消费和投资。先看消费,就是自住的,既然是用户籍来卡,那主要就是在卡打拼的外地人。为什么外地人通过购房在大城市扎根?除了“大城市病”,还有“小城市病”您听说过吗?我国大量的小城市由于发展资源不足和单一,内生性发展能力欠缺,产业单一,市政资源严重缺乏,就学、就业、就医都不能和大城市相比。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期间,随着钢铁、煤炭等资源价格下跌,单一的产业结构也遭遇沉重打击。今天还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帖子,叫“中国正在衰落的城市”,感触颇多。如果小城市的造血功能和市政资源无法改善,那未来还是会有大量的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然而大城市就那么几个,土地也就那么几片,供需严重失衡的结果就是房价继续涨。

再看投资,过往多年的实践证明,股市、债市有波动,信托、银行理财收益率可能下降,只有一线城市房价的趋势总是向上的。特别是在经济下行以及资产荒的背景下,四成上市公司的利润抵不过北上广深一套房。你让这些人去三、四线投资房地产,去库存?除非靠情怀。

真搞不懂,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政策还是那么简单粗暴:人多了,就限制流动门槛;车多了,就限制车牌;房子贵了,就限制买卖。解决思路仍旧是为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唉,只能寄希望于改革吧,供给侧的。

2016年3月31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