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发展对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影响
  • 报告作者:刘爱玉 佟新
  • 报告字数:9637 字
  • 报告页数:18 页
  • 浏览人数: 下载次数:

摘要

本研究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发展对于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影响。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男女在姓氏继承、财产继承、性别分工观念上存在差别,两性在财产继承和性别分工上的看法差距较小,对财产继承的看法均表现为偏向现代一端,对性别分工的看法均偏向传统一端。姓氏继承上两性差别最大,男性处于传统—现代连续统的中间状态,女性处于更偏向现代的一端。教育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现代转向,其影响由表及里,首先较多改变的是与利益相关的财产继承观念,其次是与规范认知相关的性别分工观,最后是与价值相关的姓氏继承观。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男女的教育水平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经济更为包容、可持续的发展。 <<
>>
作者简介

刘爱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社会学、性别与劳动、社会流动,出版了《选择:国企制度变革与工人行动选择》、《劳动社会学教程》、《社会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分析基础》等教材与专著,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妇女研究论丛》等杂志发表性别与劳动论文多篇。曾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2006)、北京大学第十二届“十佳教师”(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009年),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

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性别与劳动、劳动社会学、女性职业发展等。现任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大学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妇女儿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出版了《社会性别研究》、《人口社会学》、《异化与抗争》等教材与专著,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妇女研究论丛》等杂志发表性别与劳动论文多篇。

相关资源
更多>> 特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