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7年“最严调控年”之后,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政府调控与市场供需的多方博弈态势。具体体现在:住宅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与商办类投资分化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区域间增长不平衡;土地购置面积、成交价款、平均售价等指标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上扬、竣工面积增速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落,销售价格增速出现反弹;房企资金承压上升。同时,仍面临以下突出问题: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中小城市的市场风险有所提升;土地流标数量明显增加;供需双方融资难度加大;租房市场或面临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冲击。
展望2019年,在稳健货币政策下,央行将有可能从流量、流向以及期限等多个维度对经济进行有效“滴灌”,进一步提升组合型政策工具对市场的传导效率,防止“大水漫灌”。但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逐渐缩小,对楼市的刺激作用有限,加之“房住不炒、因城施政”的调控思路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为:维稳、分化、放权。预期2019年房地产市场平稳调整态势不会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商品住房销售增速可能会延续放缓趋势,房价涨幅整体回落,土地交易市场将回归理性,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回调。
潘家华: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减缓评估报告主笔。199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项目官员,IPCC减缓工作组高级经济学家,《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城市化、气候变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文明新范式经济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等国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重大国情项目,以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委托和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Nature、Scie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宝钢环境(学术)奖等重要学术奖项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