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2)》立足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时代背景,聚焦互联网平台与内容治理中的突出问题,采用逻辑思辨与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重点围绕网络平台治理、智能算法治理、网络生态治理和网络直播管理等数字化治理中的重要议题,对国家治理框架下的网络治理实践、制度建设和理论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以期探索大数据时代网络治理的时代特征、创新路径和深层逻辑。本书运用大量一手数据和实践案例,基于跨学科视域,尝试全面剖析我国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进程,为读者提供一幅网络空间治理的理论全息图。本报告既对中国网络平台治理的实践进行年度盘点,又为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健全与网络强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2)》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案例篇与海外借鉴5个部分20篇文章组成,聚焦网络空间治理的实践探索,对我国互联网治理在算法、平台、舆论和生态层面展开了多维分析。总报告立足我国数字经济持续推进的背景,从用户结构变化、网络使用依赖、智能算法治理和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层面,概括了过去一年我国互联网治理的基本特征。分报告则从网络平台治理、算法推荐规制、网络直播管理和数字政府治理等维度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实践进行了跨学科的理论分析,总体上有助于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
卢家银: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和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媒介法与政治传播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交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引导机制研究”,已出版专著《第二国际的新闻自由理念(1889~1914)》、《群己权界新论:传播法比较研究》、译著《去西方化媒介研究》,编辑出版《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副主编),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中国青年研究》和Asian Perspective等期刊。曾于2013年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4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国家级人才计划(2017年度)入选者;曾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等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首批“网络教育名师”计划入选者,长期研究数字新闻业、大数据与互联网治理、网络舆论、互联网平台社会与公共沟通、新闻生产社会学等,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大数据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等,出版《深度报道》《重构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第十一届广东新闻奖“金钟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