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意见》,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教育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出实质性贡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深入推进“双减”,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北京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以“双减”为主题,通过数据和实证,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基础教育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本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借鉴篇”3部分共15篇,总结了北京基础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政策与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统一部署,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校外培训治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课后服务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生全覆盖、周一至周五时间全覆盖,坚持“五育并举”,课后服务形成灵活多样,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措施,从作业的内容、形式入手,开发多样化、个性化作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面向全市发布了《中小学作业指导手册》和《中小学综合类学习活动指导手册》,有效引导中小学实现作业的减量增质;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社区教育通过创新工作范式,融合社会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和家庭共学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全面规范,坚持严查严管严治,坚持治理帮扶并重,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告通过梳理首都基础教育“减负提质”的各项探索创新及国内外政策举措,力求为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持与实践指导,为构建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更多贡献。
方中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兼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学习科学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教授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行政管理、教师专业发展。主持和参与各级教育课题几十项,多次参与影响国家及首都教育发展的重大教育决策、调研和文本编制,主编《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北京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和《北京教师发展报告》三种蓝皮书系列。
周红霞: 副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业务骨干。长期从事比较教育与教育政策研究。曾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北京市教育两委招标和委托等多项课题。
郭秀晶: 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战略政策与法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规划、教育法治、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全国和北京市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委托课题、政策咨询研究课题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项。出版多部著作,有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张熙: 博士,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国培专家,兼任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学习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研究。主持建立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指标,主持研究形成学校评估工具“枣形模型”,主持开发完成国内首个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计算机互动情境系统。主持教育部教育规划重点、北京哲社重点、北京教育规划重大课题等多项研究,发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模式”研究》《政策偏好与初中教育发展路径突围》《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困境与突破》《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测评系统开发》等多篇论文和咨询报告,成果获评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冯洪荣: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宏志中学书记、校长,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发展战略、基础教育政策、课程教学、德育思政、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研究》《中国基础教育》《人民教育》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主持或参与全国和北京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相关文件研制工作。
高兵: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战略规划、区域协同发展等。长期参与北京市教育五年规划、中长期规划、教育现代化研究,并参与相关规划的监测评估。先后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优先关注课题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出版学术专著《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