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即“旅游绿皮书”No.22),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第22本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全书围绕“旅游业的转型与创新”这一主题,通过2篇总报告和22篇专题报告,对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
2023年,在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探的背景下,全球旅游业恢复相对稳健,迎来市场重塑的关键契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明显,经济基本面回暖重塑企业信心,旅游业复苏潜力显著释放。以假日市场复苏为引领,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深入并实现多业态赋能,助力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活化利用,共同推进旅游业复苏、转型、创新和提质升级。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中,提升旅游发展质量的关键在于资源保障、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为此,要不断推动品质升级,激活有效需求,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除总报告外,全书设置了三篇专题,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一是“前沿探索”篇,重点分析当前中国旅游业的转型趋势、动能转换与创新动态。其中,既有对前沿趋势的研判,也有对地方案例的思考。二是“文旅融合”篇,重点分析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实践、新做法和新经验。具体涉及国家文化公园、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资源的文创开发、“汉服热”及研学旅行等。三是“科技赋能”篇,重点关注以数字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不同维度给旅游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具体包括沉浸式旅游、科技赋能旅游企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以及数字经济对体育旅游以及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影响等。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传统优势板块,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金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产业政策、国际旅游比较、休闲产业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管理》《旅游学刊》等发表学术文章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委托课题几十项,《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出版《世界旅游产业新格局与中国旅游强国之路》《“一带一路”与黄河旅游》等专著多部。
吴金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首都旅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全聚德集团董事长、中国康辉集团董事长,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正高级经济师,担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政策、文旅产业投融资、都市休闲发展等。出版专著《进军旅游业——中国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研究》《全聚德:始于1864》等,多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旅游期刊、报纸等媒体发表论文多篇。自2013年起任“旅游绿皮书”副主编,曾任“休闲绿皮书”副主编、《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主编。
宋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旅游学刊》《旅游管理》等期刊编委,长期担任“旅游绿皮书”“休闲绿皮书”主编,从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休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机构委托课题30余项,先后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在《财贸经济》《旅游学刊》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出版专著译著近20本。
李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税务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理论与政策、区域税收政策、数字经济税收及治理、税收信息化、税收风险管控等。编著《税收学》《税务管理新论》《中国区域税收发展报告》《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中国税务操作实务》《中国税务教育发展报告》《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税务建设研究》《会计操作实务》等;在《税务研究》《国际税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数据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监管国际比较与规制衔接研究”子课题,“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等多项课题。